1 / 9
文档名称: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实施方案.docx

格式:docx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1322891254 2015/11/2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实施方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探索建立个人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导向作用,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形成奖优罚劣、优胜劣汰的工作机制。根据《关于确定全省公务员绩效考核试点县(市、区)的通知》(闽人发〔2010〕106号)和《关于印发<福建省公务员绩效考核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闽人发〔2010〕130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探索建立健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绩效指标体系、考评体系、运用体系,努力规范公务行为、优化服务环境、提高工作效能,为我市跨越发展、科学发展以及建设现代产业基地和滨海园林城市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绩效考核工作应坚持以下五个原则:
1、分级考核为主、分类考核为辅的原则。在对工作岗位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注意把考核对象划分为科级干部、中层干部和一般工作人员三个层级,分层次进行考核。
2、定量考核为主、定性考核为辅的原则。在设置考核指标时,除少数不能量化的指标外,尽量把考核内容具体化、数量化,努力减少模糊不清的定性指标,切实增强考核指标的针对性和可比性。
3、平时考核为主、年度考核为辅的原则。在采取年度考核时,注意把绩效考核的时间关口前移,做到平时跟踪管理、定时检查评估、及时兑现结果,切实增强绩效考核的时效性。
4、组织评价为主、社会评价为辅的原则。在组织民主测评或公众测评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评价”,采取自上而下的评价方式,形成上级考核下级、一级考核一级的组织评价机制。
5、精神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的原则。在运用绩效结果时,除了使用绩效考核奖金等物质激励外,注重把绩效考核结果与精神激励和政治激励挂钩,不断拓宽绩效结果的运用范围和领域。
三、实施范围和对象
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岗工作人员,包括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人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级及以上干部不纳入绩效考核实施范围。绩效考核应打破身份管理,实行岗位管理,同一单位不同身份人员同时纳入绩效考核实施范围。市直单位派驻基层所站队工作人员由主管部门会同镇(街道)进行考核。
四、绩效考核内容
绩效考核内容主要指工作实绩,即考核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包括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工作进度和工作成效。建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一般按照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1、梳理岗位工作职权。根据本单位职能配置、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相关规定,科学设置部门(科室)工作岗位,合理分配人员编制数额。在人员定编定岗的基础上,科学界定个人的工作范围、工作权利和工作职责,形成具体的岗位说明书。
2、明确职能工作目标。根据上级分解的工作任务和本单位职能目标,制定部门(科室)职能工作目标,再分解为个人工作目标。工作目标包括重点工作目标、常规工作目标、自选工作目标和动态工作目标。重点工作目标主要指市委、市政府或本单位重点工作;常规工作目标主要指日常事务性工作;自选工作目标主要指创新性工作;动态工作目标主要指临时性、阶段性工作。常规工作目标根据部门(科室)职能确定,重点工作目标、自选工作目标和动态工作目标根据当年度工作需要和实际情况确定。
3、建立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