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浅析《诗经》中的服饰文化.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析《诗经》中的服饰文化.doc

上传人:ohghkyj834 2015/11/2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析《诗经》中的服饰文化.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析《诗经》中的服饰文化
[摘要]作为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不仅表现出其特有的文学性,也对今人研究古代民族风俗、古代服装饰品提供了十分详实的考证资料。在《诗经》中,一些生涩的服饰词汇对文义的理解造成了很大阻碍。因此,对于服装饰品的考证能够对更好地理解《诗经》提供帮助,也为古代服饰考证学提供了很多文学材料。因此,本文主要从“十五国风”出发,以“雅、颂”为参考,对《诗经》中的服饰文化进行浅析探讨。
[关键词]《诗经》;服饰文化;材质;饰品分类
经统计得知,《诗经》现存的305篇诗歌中,有65篇都涉及了服饰描写。作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它也展现出了大量的历史信息,对现代服饰设计也有一定参考辅助作用。《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十五国风”中对服饰文化的描写占了绝大多数。例如“缟衣綦巾,聊乐我员”这样的诗句,不仅写出郑地的淳朴民风,也从侧面展现出了郑地的服饰衣着****惯。既反映了社会情景,也在“赋、比、兴”的烘托之下使其跃然纸上。
一、服装的主要材质
服饰学将服饰划分为服装和饰品两大部分,并以服装为主。因此本文主要分两大部分,对服装和饰品进行分类探讨。
因为古代的生产力和技术水平都有限,所以服装材质主要还是以天然材料为主,主要材料是葛、麻、羔裘、蚕丝等等。
(一)葛的使用
周代在服装制造工艺中的纺织和印染上有较大提高。《诗经?周南?葛覃》中“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C,为?为?,服之无?尽薄F渲校??是粗葛布,?是细葛布。《国风??{风?君子偕老》中“蒙彼绉?,是绁袢也”。绉则是更细的葛布。可以看出,周代已经可以纺织出不同程度粗细的布料。而在《诗经-王风-采葛》中的“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可以看出,葛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二)麻的使用
在周代,除了普遍用葛来织布之外,也常用麻作为织布的原料。《陈风?东门之池》中的“东门之池,可以沤麻”“东门之池,可以沤?”从中可以了解到,“麻”字专门指的是***,而“?”指的是苎麻,其中处理麻的方法为沤泡法。此外,“不绩其麻,市也婆娑”,“八月载绩”中可以看到,绩麻作为最原始的纺纱工艺,是周代对麻的处理方法之一。
(三)羔裘的使用
羔裘是周代较为珍贵的服饰材料之一。参照《周礼》可以得知,它是周代贵族阶级所穿的礼服。在《诗经》中,以“羔裘”命名的诗篇就有三首之多,可见其重要性。“羔裘豹?”体现了当时官员的着装风格是以羔裘为主题,在袖口镶嵌着豹皮。这不仅是“礼君用纯物,臣下之故,袖饰异皮”来将君主和臣子作为区别的服饰标志,也是因为羔羊和豹子本身所具有的象征意义。
士大夫相见,经常用羔羊为礼物。羔羊具有温顺团结的性格特点,这正是君主对于臣子的基本要求。因此,作为服饰的羔裘,也有着忠诚顺从的含义。而豹子则有勇猛刚强的性格特征,以豹皮作为装饰,恰好体现了君主希望臣子能够坚强果毅,而这也正是作为贵族阶级所应该具有的人格品性。
(四)蚕丝的使用
在对蚕丝进行探讨时,首先要明确的一点就是《诗经》中在描写桑的时候并不都是用来养蚕,而是将其分为两种:桑林和桑田。其中,桑林是周代举行宗教仪式的重要场合,“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这里面的桑织的就是桑林,而桑田一般都比较矮小和繁茂,因此用来养蚕生丝。
虽然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