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学习心得体会10篇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学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学校教师理直气壮开好思想政治课提供了根本遵循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加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历史重任工作,千钧重担系于每一个教师肩头,树德立人的关键在教师!试想,如果教师思想“走歪”了,第一堂思政课的重点对象还得是教师。只有教师思想政治过硬,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办好思想政治课”问题。因此,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意味深长,他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为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指明前行方向,对广大教师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殷切期望。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教师肩负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上“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急功近利”“一切向钱看”的人是不能堪当此大任的。所以,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立德树人的关键在教师。一个在思想政治上靠不住的教师是有可能把学生“教歪”的。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须具备“八德”:一是政治要强,要经常给学生讲信仰,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二是情怀要深,要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三是思维要新,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四是视野要广,要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五是自律要严,要言谈举止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六是人格要正,要有人格,才有吸引力;七是为师要亲,要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八是功底要厚,要有很深的政治理论和知识功底,才能赢得学生的敬佩。如此,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学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授业解惑的使命,思政课是落实育德育心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承担着铸造学生人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传播社会正能量的重要责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提供有力支撑。思政教育培育家国情怀。办好思政课,说到底就是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必须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而终身奋斗的一代又一代接班人。教育始终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思政课必须把社会主义爱国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时代先锋精神融入每一堂课程中。涵养学生从小就有家国情怀,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一流人才。《中国少年说》书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所以,少年心中有家国,祖国就有未来,民族就有希望。思政教育强化社会担当。思政教育始终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吸取养分、丰富思想。始终增强于青少年对新时代的社会担当,始终把理想和目标同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以百折不挠的韧劲和毅力发扬“工匠精神”,肯钻研,肯吃苦,肯学习,自觉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承担起时代赋予青年人的历史使命和社会担当,不负人民期望,不辱时代使命,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生代的奋斗中梦想成真。思政教育树立民族典范。思政教育要深深熔铸在以爱、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之中。在历史的长河中,古往今来涌现出无数的中华民族优秀儿女,他们成为社会公认的民族精神典范。让民族精神渗透于三尺讲台上,使学生的心灵世界从小受到民族人文精神典范的滋养,让学生重视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争做民族精神的典范。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学在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几年来,随着学习的深入、工作经验的增长,对政治理论学习的态度和理解都有了很大的转变,越发感觉到政治理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