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聆听曾仕强教授讲座
晨之风
8月31日,学界牛明领先生得知著名学者曾仕强及《百家讲坛》栏目组莅临老子故里——河南省鹿邑县,进行外景《道德经》讲座录制。他费尽周折想方设法为我搞到一张门票,这使我很幸运,我得以一睹了曾仕强教授的风采。
鹿邑县委、县政府对这次讲座高度重视,在讲座地点明道宫周围实行了交通管制,如果没有导引车,我们是不能顺利到达会场的。下了车我们急匆匆走向会场,可以看到从明道宫大门口一直到老子升仙台全部铺起了红地毯,在我印象里,这是鹿邑最高的接待规格,足见政府的重视程度。聆听这次讲座的人员来自全国各地,据说光清华大学就有八十多名国学班学生前来听课,来自河南省各地的文化界代表据说有几百人。近千名观众已经早早入席,虔诚期待之情溢于言表。可以说,今天在这里听讲座的都是曾仕强讲授的粉丝。鹿邑方面对会场的布置可谓煞费苦心,背景就是升仙台,体现道家文化色彩的蓝地毯一直铺到升仙台顶端,在背景板上有醒目的“河南鹿邑,老子故里”的字样,这是典型的广告语。讲坛四周早已架起了四五架摄像机,还有十几位记者在周边举起了“长枪短炮”,规模非同一般。
曾仕强教授大有“千呼万唤始出来”之意,于是在观众雷鸣般的掌声里曾教授健步登上讲坛。老先生年近八十,精神矍铄,他快步走上讲坛,一路打恭。他面对升仙台,恭恭敬敬深鞠一躬,然后入座。于是一场将近两个小时的讲座在曾教授娓娓而谈里拉开序幕。
我知道曾仕强教授最早是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他主讲《易经》,对于《易经》,我了解并不多,正是因为他的讲解,使我对《易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初步领略了曾教授的演讲风采。我的印象里,老先生儒雅沉稳,旁征博引,学贯中西,娓娓道来,句句入理。后来查了资料知道曾教授是“中国式管理大师”、全球华人中国式管理第一人、亚洲八大讲师之一、台湾兴国管理学院校长、英国牛津大学管理哲学荣誉博士、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美国杜鲁门大学行政管理硕士、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研究中、美、日管理比较,易经在管理上的应用,中、西管理思想比较,人际关系与沟通等。他著有《中国管理哲学》、《二十一世纪易经管理法》、《胡雪岩成功秘笈》等百种管理著作。于是更加佩服这位中国顶尖级的大师了。
这次在鹿邑的讲座,曾仕强教授就是要结合老子所著81章《道德经》,拟在鹿邑景区录制实景短片,制成系列专题讲座,通过《百家讲坛》这个栏目向世人介绍传播老子文化。据说,今天的讲座音像资料会作为央视“百家讲坛”“曾仕强解读《道德经》
”的片头。曾教授首先从《道德经》的历史地位谈起,他说迄今为止,在中国的思想界,没有哪一本书可以与《道德经》媲美。《道德经》高屋建瓴的思想体系,一网打尽世间的万物机理。我们生活中的一切发展中的困惑几乎都可以用《道德经》有关理念来阐释。“诸子百家”的学说大多割裂事物联系,自成一家之说,唯有《道德经》统筹全局。所以到了今天,我们仍然在解读。有一句话,我很有印象,他说,我们老祖先的东西基本上都是好的,我们之所以认为是坏的,大多是解读的失误。他举了一个例子,譬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其实“人不为己”之“为”其实是“做”的意思,人如果不能做一个真正的自己,那是天地不容的,所以人的责任是与禽兽拉开距离。他还说了一句经典话,“越时尚的人越像禽兽”,充满睿智,令人回味无穷。他讲述了《道德经》中最基本的观点“道可道非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