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忆江南》教学设计.docx

格式:docx   大小:238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忆江南》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tmm958758 2019/7/2 文件大小:2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忆江南》教学设计.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忆江南》教学设计《忆江南》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篇课文《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为诗人白居易回忆江南景物之名作,艺术上很有特色。这个词牌原名《望江南》,其后又有《谢秋娘》、《梦江南》、《望江梅》等许多异名。白居易则即事名篇,题为《忆江南》。这首词语言瑰丽、情景交融,词人选取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个典型景色,渲染了江南春天的绚丽。开篇一句“江南好”,结语一个反问句“能不忆江南?”真切有力地表达了词人对江南的思念和眷恋之情。设计理念: 古诗词教学有个“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诗”的共性规律——这也是我执教这堂课的努力方向。我的整个设计思路是:了解词的知识,从“江南好”入手,充分感受描绘江南美景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指导学生读出江南风光的柔美、热情,读出这两个短短的句子所蕴含的对江南风光的深刻理解与感触,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江南好”。然后,让学生通过对作者在江南时的作为以及之后回洛阳后的生活的简单了解,将“忆江南景”过渡到“忆江南人”,提升诗歌情感,厚重“忆”的意义!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样式,了解词的结构、认识词牌名《忆江南》。 2、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3、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 4、体会诗人对江南的思念和眷恋之情。教学重、难点: 1、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 2、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体会诗人对江南的思念和眷恋之情。教学过程: 一、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 :一说到春天,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请你用一两个词语或一首诗词来描绘。 ,古往今来,有多少诗人用优美的语言来赞美她。在张志和的笔下,春天是那不须归的斜风细雨:在韦庄的笔下,春天是那碧于天的春水;在韩愈的笔下,春天是那遥看近却无的草色;在苏轼的笔下,春天是那竹外的三两枝桃花;在叶绍翁的笔下,春天是那一支出墙的红杏;在大诗人白居易笔下的春天又是怎样的呢?(教师有感情地吟诵《忆江南》)请同学们听一听,想一想: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有什么区别? ?教师简介: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也就是为曲所填的词。由于词的长短不一,还被称作长短句。这是与诗的不同之处。 :“忆江南”是词牌名,它与音乐曲谱有关,而与词的内容一般没有什么联系,作词者只是依谱填词。而白居易的这首词,内容恰与词牌相吻合。二、读词,探得风雅无穷意(一)整体感知,以知促情 1、自由练读:第一遍,读准字音,读正确;第二遍,读通顺;第三遍,边读边看注解,想想白居易忆的是江南的什么? 2、指读,指正读音。(注意“谙”字。) 3、齐读。 4、诗人为什么忆江南呢?江南有什么值得回忆的呢?学生自读自悟,理解诗意。(二)品词赏句,想象悟情第一、忆江南之美景 1、赏析“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1)指名读;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到,这两句有点特别。请大家好好读,边读关注这两点,第一,字数;第二,相对应的位置上的词语。这样字数相等,相应位置词语对应的写作方法,叫对偶,古诗词中的对偶也叫对仗。请同学们自己读读,注意这两句的节奏。(2)师生对接,练读对偶句,体会语言的节奏感。(3)理解“胜”和“蓝”的意思。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4)读着读着,你好像看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