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1
文档名称:

江苏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ppt

格式:ppt   大小:586KB   页数:6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江苏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ppt

上传人:755273190 2019/7/2 文件大小:58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江苏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教学目标本课是全书的核心,与第一课共同构成全书的理论基础。本课的内容,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方面的具体体现。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处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在我国现阶段,个为消费品实生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它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弱点和缺陷,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的正常发展需要有国家的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二、具体要求1、知识要求1、识记以下知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含义。我国农村的经营体制。我国现阶段几种主要的非公有制形式。市场和市场经济的基本含义以及几种主要的市场。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2、理解以下知识;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以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必然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宏观调控必要性。从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说明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法制观念的必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3、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以下问题结合我国经济建设伟大成就的事例,说明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能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外,从而证实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能力要求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以下能力:A、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提思想方法。如,我国现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都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的。B、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如,市场经济既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特征,又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缺点,因而资源配置既要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又要加强国家的客观宏观调控。C、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运用所学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和宏观调控的有关理论正确认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必要性。3、思想觉悟要求通过本课的学****应当使学生树立起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特别是通过对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实现共共同富裕,以及社会主义国家有能力对市场经济实行强有力宏观调控等必然性的分析,使学生从理论的高度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由于人口多,人均自然资源贫乏。通过本课的学****使学生对资源的有限性有更明确的,树立合理利用资源、不浪费资源的意识,自觉地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的好****惯。市场经济的特征之一是竞争性。通过本课的学****要使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的志向。同时,通过竞争与平等、竞争与法制、竞争与开放的关系的分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通过本课的学****要使学生认识到,社会经济生活中不仅自己要学法、懂法,做守法公民,同时也要善于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三、教学重点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正确理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在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根本制度具有客观必然性。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和手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四、。: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五、课时安排本课书,按照国家教委规定的课时标准是8课时。第一节用4课时,其中第一框题、第二框题用3课时,,因为是重点和难点。第三框题用1课时。第二节用4课时,其中第一框题、第二框题用3课时,第三框题用1课时。因本课是全书的重点、难点,所以建议全课讲完后应从机动课中挤出1课时,作为本课的知识小结,归纳出知识结构。为便于说明教法,本教案按一框题一课时编写,计6课时。第一课时1、复****提问1、什么是价值规律及表现形式?2、价值规律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2、导入新课第一课我们学****了商品、货币、价值规律等经济常识的基础知识,特别是学****了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和作用。我们认识规律了为了利用规律。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因此价值规律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