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大自然的语言》.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自然的语言》.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9/7/2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自然的语言》.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班级:姓名:学号:预****大自然的语言》,完成以下问题。1、阅读课文,完成课后研讨与练****第一大题,在课文中画出关键词句来作答。2、请结合预****思考这篇课文有什么特点?二、作家资料链接:竺可桢的小故事(一)小可桢2岁时,父亲便开始教他认字。小可桢似乎也十分了解父亲的厚爱,每次都能按着父亲的要求仔仔细细地练着。有一天,父亲要到外地去办事,临走时对小可桢说:“可桢,今天我有事,不能教你识字了,放你一天假好吗?”小可桢听到这话,赶忙紧紧拉着父亲的衣角,非得让父亲教完字才放行。小可桢不仅特别喜欢学****还喜欢动脑筋。他的家乡经常下雨,有时一下就是好几天。有一次,他正在聚精会神地数着从房檐上滴下的雨滴,“1,2,3,4……”突然发现在每一个水滴的落地处,石板上都有一个小坑坑。小可桢马上去问妈妈,石板上为什么会有小坑坑?妈妈意味深长地告诉儿子:“可桢呀,你问得好,这就叫‘水滴石穿’,你别看一滴水没有什么厉害的,可日久天长,就能把石板滴出一个个小坑来。孩子,读书、办事情,也是这个道理,只要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成功。”小可桢向母亲点了点头,牢牢地记住了母亲的话。从此,“水滴石穿”,他的才学在同龄人中是一流的。然而,他的个子却又瘦又小。有一天,在教室的走廊里,迎面走过来几个同学,在经过竺可桢身边的时候,几个人嘻嘻哈哈、挤眉弄眼。其中一个人大声挖苦道:“这副小身材,一遇台风就要被吹上天。”另一个接着大声说:“好一个可笑的小矮子,我估计他活不过20岁。”听到这些话,竺可桢十分气恼,真想走上前去狠狠地回敬他们几句,可转念一想:谁叫自己长了这么一副单薄的身子骨呢。要想将来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首先就得有一个好身体。“对,男子汉想到就要做到。”竺可桢连夜制定了一套详细的锻炼身体的计划,还写了六个大字:“言必行,行必果”,贴在最明显的地方,时时地提醒自己。从那以后,竺可桢便闻鸡起舞,每天天一亮就从床上爬起来,到校园里跑步、舞剑、做操。即使遇到大雨天,也从不间断。(二)每天记日记,是他的嗜好,他一生记了厚厚的几十本日记。除了1935年以前写的日记在抗日战争期间丢失以外,从1936年1月1日到他去世的前一天——1974年2月6日,共38年零37天,日记一天也没有间断过,全部完整地保存着。翻开竺可桢的日记,可以看到,在每天的正文前,都记载着当天的天气情况,比如天气阴晴啦、风向风力啦。还记下花开花落啦、春去冬来啦,等等。这些日记竺可桢可不是随便记的,他把这些是当作一项科学观察的工作来做的,非常认真、细致。建国初期,竺可桢在科学院院部工作,家住北海公园北门附近。虽然当时他已年近花甲,但却拒绝了组织上派车接送他上下班的照顾。因为他需要用身躯去感受大自然的阴晴冷热。无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人们都可以看到一位老人早晨从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