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灌浆合同篇一: (二)、注浆工作程序 1、注浆材料注浆材料的选择应根据堵水的目的、地质条件、施工条件、注浆工艺和投资多少等因素决定。在一般情况下,凡是水泥浆能解决问题的尽量不采用化学浆,化学浆主要用于弥补水泥浆的不足,解决一些水泥浆难以解决的问题。当地下水流速为25m/h时,采用单液水泥浆;当大干25m/h时,采用水泥一水玻璃双液浆;用于底板岩溶、断层破碎带和动水注浆堵水及处理井下突水事故时,目前多采用先灌注惰性材料(如砂、炉渣、砾石、锯末等)充填过水通道、缩小过水断面、增加浆液流动阻力、减少跑浆,然后灌注快凝水泥一水玻璃浆液,再用强度较高的化学浆进一步封堵。 2、注浆工作步骤 1)注浆段高和浆方式注浆段高是指一次注浆的长度,可分为全段一次注浆和分段注浆两种。前者是将注孔钻至终孔后一次注浆,适用于含水层距地表近且厚度不大、裂隙发育较均匀的岩层。其优点是一次钻进、一次完成注浆,缩短施工时间;缺点是段高大时不易保证质量。当岩层吸浆量大时要求注浆设备能力大,易出现不均匀扩散,影响注浆堵水效果。当注效果。当注浆深度较大,穿过裂隙大小不同的多个含水层时,在一定注浆压力下,为防止浆液在大裂隙扩散远小裂隙扩散近,上部岩层的裂隙进浆多、下部岩层裂隙进浆少,应采用分段注浆。段高可按岩层破碎程度划分。我国经验数据是:极破碎岩层一般为5m~10m;破碎岩层为10m~15m;裂隙岩层为15m~30m;重复注浆可取30m~50m。注浆方式是指注浆顺序,分下行式和上行式两种。自上而下依次注浆称下行式注浆,即从地表钻进含水层,钻一段孔,注一段浆,反复交替,直至全深。其优点是:上段注浆后,下段高压注浆时不跑浆,同时上段获得复注,注浆堵水效果好。缺点是:钻孔与注浆交替进行,工期长。该方式适用于岩层破碎或裂隙发育的地层。自下而上的注浆称上行式注浆,即注浆孔一次钻进到注浆终深,使用止浆塞,自下而上逐段注浆。上行注浆优点是无重复钻进,能加快注浆速度。该方法适用于岩层较稳定、垂直节理不发育的地层。 2)注浆前压水目的在于将裂隙中松软的泥质充填物推送到注浆范围以外,从而提高注浆质理和堵水效果。对于大裂隙,压水时间为10min~20min;中小裂隙,则需15min~30min或列长一些。重复注浆钻孔压水时间适当延长30min~60min。压水时压力应由小增大,最大不得超过注浆终压。 3)下放止浆塞及注浆止浆塞放至规定位置后,接好输浆管,压缩胶塞止浆并经压水试验检查好,即可进行注浆。注浆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堵浆、跑浆及冒浆,对待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注浆工作正常进行。 3、注浆参数 1)浆液扩散半径。裂隙中浆液的扩散半径随岩石的渗透系数、注浆压力、注入时间的增加而增大,随浆液的浓度和黏度的增加而减少。据现场经验,岩深地层注浆,浆液平均扩散半径为10m--15m,裂隙地层平均为4m--8m。 2)注浆压力。注浆压力对浆液的扩散影响很大,经验表明,随着注浆压力的提高,充塞物质的强度急剧增加,这就保证了充塞物具有足够强度和不透水性。在地下水流速大的情况下,应设法增加浆液的流动阻力,需降低注浆压力,故合理运用注浆压力是注浆的关键。不同地区因地质条件不同,注浆压力也不尽一样。有地区选用注浆压力为静水压力的2--3 倍,有的则根据岩石裂隙采用合适的压力值。 3)浆液注入量。根据扩散半径和岩石裂隙率进行粗略计算,公式为: Q=r2AHnβ式中Q--浆液注入量(m3) r--浆液扩散半径(m) n--裂隙率(%) H--注浆段高(m) β--浆液在裂隙内有效充填系数() A--浆液消耗系数(一般取) 4)注浆结束标准。一般是用两个指标表示;一是最终吸浆量,即注浆注至最后的允许吸浆量;另一个是达到设计压力时(即终压时)的持续时间。从理论上讲,最终吸浆量是越小越好,最理想的情况是注至完全不吸浆,但难以做到,故结束标准是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一般为受注含水层水压的倍,吸浆量小于80L/min,时间不少于30min即可。注浆施工合同合同编号: 甲方:中煤水工环勘查院乙方:中煤华盛岩土工程公司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它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双方遵循自愿、平等、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就分包工程相关事项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邯郸市峰峰矿区宋塔维护项目采空区注浆工程工程地点:峰峰矿区响堂寺内工程内容:灌浆工程工作量:注浆钻孔约38个,平均孔深约120m,预计钻孔总工程量4560m;预估注浆量约6463m3。二、承包方式及价款: 承包方式:包工包料。价款确定:采用固定总价承包方式,承包总价为万元。(大写:叁佰伍拾万元整)。三、工程量确认及合同价款的支付工程量确认:乙方向甲方提交已验收完成的工程量报告,甲方3日内审核认定已完工程量。甲方向乙方支付工程款的时间、数量和方式:合同签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