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桥梁线形与变形实施细则.doc

格式:doc   大小:277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桥梁线形与变形实施细则.doc

上传人:cjl201702 2019/7/3 文件大小:27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桥梁线形与变形实施细则.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北京中交铁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文件号:ZJTJ-Ⅲ-SSXZ-001版本:第1版□受控本□非受控本登记号:检测方法实施细则(桥梁线形与变形检测)编制:审核:批准:2011-12-01发布2011-12-01实施地址:北京市北蜂窝路8号中雅大厦B座12层电话:010-87674582传真:010-87674582邮编:100038桥梁线形和变形检测实施细则适用范围、检测项目、。:、扭转;;;;;;。《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198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J21-2011;《铁路桥梁检定规范》铁运函[2004]120号;《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50152-92。检测仪器设备2-1桥梁线形与变形检测仪器设备1电子水准仪天宝Dini037352002条码尺2m40353、403543尺垫5Kg4全站仪莱卡TRC1201+874605后视棱镜徕卡圆棱镜6对中杆棱镜2m对中杆7光学水准仪AL32191448铝合金塔尺5m9钢卷尺50m10直尺2m11数码相机Cannon其他:红油漆、水泥钉、膨胀螺丝等。,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应进行检验校正,并保留检验记录。。首次(即零周期)观测应进行往返测,取观测结果的中数,经严密平差处理后的高程值,作为变形点测量初始值。,并固定观测人员。,达到提高精度的目的,各次观测应使用同一台仪器和设备,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条码尺,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进行,观测路线必须形成附合或闭合路线,使用固定的工作基点对应沉降变形观测点进行观测。,且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观测条件下工作。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一次完成,中途不中断。,在雨季前后要联测,检查水准点的标高是否有变动。,不得采用光学水准仪。,必须及时整理观测数据。,沿同一路线进行。观测成果的重测和取舍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有关要求执行。,一般按后-前-前-后的顺序进行,对于有变换奇偶站功能的电子水准仪,按以下顺序进行:(1)往测:奇数站为后—前—前—后偶数站为前—后—后—前(2)返测:奇数站为前—后—后—前偶数站为后—前—前—后每一测段均为偶数测站。晴天观测时给仪器打伞,避免阳光直射。观测前30min,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处,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对于数字式水准仪,进行不少于20次单次测量,达到仪器预热的目的。测量中避免望远镜直接对着太阳;避免视线被遮挡,遮挡不超过标尺在望远镜中截长的20%。观测时用测伞遮蔽阳光,对于电子水准仪,施测时均装遮光罩。,严格置平。在连续各测站上安置水准仪时,使其中两脚螺旋与水准路线方向平行,第三脚螺旋轮换置于路线方向的左侧与右侧。除路线拐弯处外,每一测站上仪器与前后视标尺的三个位置,一般为接近一条直线。,选用5kg以上的尺垫,水准观测路线必须路面硬实,观测过程中尺垫踩实以避免尺垫下沉。同时观测过程中避免仪器安置在容易震动的地方,如果临时有震动,确认震动源造成的震动消失后,再激发测量键。水准尺均借助尺撑整平扶直,确保水准尺垂直。,闭合差、中误差等均满足要求后进行平差计算,主水准路线要进行严密平差,选用经鉴定合格的软件进行或仪器自带的平差软件进行。,检测网等级点设置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观测点3种。基准点:基准点是桥梁变形测量的基准,应选在变形影响区域之外稳固可靠的位置。每个工程至少应有3个基准点。工作基点:工作基点在一周期的变形测量过程中应保持稳定,可选在比较稳定且方便使用的位置。在通视条件好的小型工程,可不设立工作基点,在基准点上直接测定变形观测点。检测点:直接埋设在要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