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照壁山高峡出平湖.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照壁山高峡出平湖.doc

上传人:一花一叶 2019/7/3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照壁山高峡出平湖.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照壁山高峡出平湖-地理论文照壁山高峡出平湖 撰文/艾贝保·热合曼摄影/刘光曦甄新梅第一次听到照壁山这个名字,还是很久以前的事情,有一天家里来了客人,和父亲聊天说到照壁山时,突然话锋一转,扯起家喻户晓的《西游记》神话故事:“唐僧师徒上西天取经,就路过南山照壁山呢。”客人神秘兮兮地说。“当时遇上七蛇妖拦路,指名道姓要跟孙悟空一比高低,孙悟空根本不把这些妖精放在眼里,顺手拔一撮仙毛,放在嘴前一吹,仙毛就变成一颗颗仙果,孙悟空随手朝照壁山一撂,七蛇妖馋得直流哈喇子,跟头绊子就扑向仙果,哪知被大圣念了咒语,再也动弹不成,从此就变成了照壁山。”初遇照壁山虽说东山、南山均属乌鲁木齐地域,近在咫尺,却因多方面因素限制,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才有幸身临其境,一睹为快。当时我刚刚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一天单位领导说过两天团委搞活动去南山,让我们提早做好相应准备。这里所说的“相应准备”,其实也很简单,除去车辆和炊具,就是大米和胡萝卜了,至于羊肉,到山上可以“就地取材”,去一个牧民毡房讨价还价一番,买一只大羯羊宰了便完事大吉。当时道路不像现在这样四通八达,好一些的是沙石路,最常见的则是“搓板路”,坑坑洼洼、坎坷不平,尤其是到了甘河子一带,遇上洪水期要么绕道几十公里,要么车陷进泥沙之中,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不见得能行,大煞风景。不过南山毕竟是乌鲁木齐的避暑胜地,到了夏季自然有不少单位组织员工消闲度假,其中最著名的一个是西白杨沟,另一个就是照壁山了。记得照壁山当时基本处于一片原生态,除去零零散散一些牧民毡房,最显眼的就是一座灰色二层楼房,也就是工人疗养院避暑场所。我这才恍然大悟,所谓照壁山,原来得名于中国古时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照壁”,也就是大门内的屏蔽物,古人称之为“萧墙”的那堵“墙”。这里的确像一堵墙,一下子挡住了人们的视线,而门则是一条脚下河水清澈蜿蜒,两岸葱郁、巍峨大山的绿色峡谷。置身于照壁山下,我被眼前一片密不透风的松林所迷醉,那种湖水一样深不可测的浓墨重彩,那种钟声一样由远及近的跌宕起伏,那种王冠一样熠熠生辉的高山仰止,一时难以找到恰当的词语来形容,直到今年去了雪域高原西藏,面对一座座神往已久的雪峰和那些动人心魄的湖泊,我才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做肃然起敬和心灵的震撼。挖一个坑、支三块石头、架一口锅,空旷翠绿的山坳里,一缕缕白色炊烟袅袅升起,和山上的云雾缠绕在一起,仿佛一束纱巾,轻轻萦绕在照壁山上,而此时的照壁山摇身一变成了少女,犹抱琵琶半遮面,若隐若现赛天仙。吃着大盘盛的羊肉抓饭,喝着几块钱一瓶的地产白酒,说着说着唱了起来,唱着唱着又跳了起来,歌是传统民歌,舞是民族舞蹈,一个出色的手风琴手在伴奏,曲子越来越欢快,气氛越来越热烈,到后来甚至于感染了四周的游客,情不自禁加入到跳舞的圈子,于是让麦西来普掀起了高潮。后来我到乌鲁木齐县工作,去照壁山的机会就多了,随着时间推移,对整个南山有了大致了解。实际上南山只是一个笼统概念,泛指南郊沿天山一带,如果按乡镇场划分,东起托里,西至小渠子,中间还有水西沟、板房沟、萨尔乔克、萨尔达坂、甘沟和永丰乡,有的半农半牧,有的侧重农业,有的以牧为主,因为有天山这个天然生态园,各乡都有传统的自然景区,且大抵以“沟”和“台”相称,早先有庙尔沟、羊圈沟和菊花台,当下有鹰沟、沙沟和苜蓿台等,照壁山就是众多景区的一个缩影,地处同样的“沟”之中,沟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