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ppt

格式:ppt   大小:2,072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ppt

上传人:tmm958758 2019/7/3 文件大小:2.0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记承天寺夜游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苏轼重要字音无与(wúyǔ)未寝(qǐn)相与(xiāngyǔ)藻荇(zǎoxìng)竹柏(bǎi)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苏东坡夜游承天寺。东坡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①夜游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②夜游地点:“承天寺”③夜游人物:苏东坡与张怀民④夜游起因:“月色入户”东坡夜游⑤夜游的经过:“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东坡夜游,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课文注解说“闲人,清闲的人”,你同意这种说法吗?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个“闲”字?苏轼自比“闲人”,透露了他怎么样的内心世界?神宗元丰二年,因反对王安石创行的新法,而招致政敌的弹劾,有人诬告苏轼写诗讽刺“新政”,横加“讪谤朝政”的罪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课文就写于贬居黄州期间。闲人,不仅是清闲的人,还是有闲情雅致的人,更是有远大抱负却郁郁不得志的被贬之闲人。一个“闲”字,有赏月的欣喜,有漫步的悠闲,有贬谪的悲凉,也有人生的感慨……⑥夜游的结果:东坡文章“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苏轼《文说》)东坡文章,正如其所言“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读文重在会意,其“所当行”我们已经读了,那么,那些东坡“不可不止”内容又是什么呢?再读文章,读出文字背后的东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庭下月色空明,竹柏影交横,如水中藻、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