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铺排——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奇葩.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铺排——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奇葩.doc

上传人:雾里看花 2019/7/4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铺排——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奇葩.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铺排——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奇葩-中学语文论文铺排——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奇葩 陈荣华铺排,即铺陈排比,是中国古典诗歌极为普遍的一种艺术手法。铺排表现为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或人物行为等,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从而克服叙述描写的概念化、单一化,使形象丰满具体,又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还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并增添语言的音律美、节奏美——铺排,堪称古典诗歌艺术的奇葩。一、。“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句按从上到下、由远及近的空间顺序铺写景物。“白日丽飞甍”是写在夕阳的照耀下,飞动的屋脊明丽多姿。“参差皆可见”是写京邑内的屋宇高低不齐。“余霞散为绮,澄江静如练”是千古名句。描绘了天空的云霞散布如绮,澄静的江水宛如白练。诗人选择富有时令和环境色彩的词语来描写,形象地显示了“余霞”、“澄江”的特色。“喧鸟覆春洲”的大意是:喧闹的群鸟覆盖了春天的小洲。“杂英满芳甸”的大意是说:杂花开满了芬芳的郊野。这一层的六句,描写了一幅明艳壮阔的春晴晚景图。良辰美景呈现眼前,令人陶醉和留恋。。“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陶渊明《归园田居》)“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是整体(面)描述,“方宅”“草屋”“榆柳”“桃李”等则从个体(点)描绘,点面结合,既给人具体的印象,又给人概括的认识,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田园生活的清净悠闲。。“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其中“白日”“晚霞”“澄江”“飞甍”“散绮”“白练”,在色彩上互相映衬,景色明丽,意境优美。又如李贺《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该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非但鲜明,而且浓艳,它们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等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等,即从听觉视觉等方面铺排。又如杜甫《迟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诗人调动了味觉、视觉、温觉,描绘了一幅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秀丽图景。。“暧暧远人春,依依墟里烟。”上句写静态的村庄,下句写飘动的炊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两句以动衬静,写出了村庄的自然情趣,百姓生活的安宁。又如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几句即是动静结合的典范。前两句写明月清泉,以动写静: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犹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多么清幽明净的自然美啊!后两句写浣女渔舟,以动衬静: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衣归来;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边批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