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3
文档名称:

小学二年级上册校本教材《经典古诗》.doc

格式:doc   大小:152KB   页数:7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二年级上册校本教材《经典古诗》.doc

上传人:zxwziyou8 2019/7/4 文件大小:15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二年级上册校本教材《经典古诗》.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目录第一部分:古诗1、蚕妇(宋)张俞………………………………22、马诗(唐)李贺………………………………33、敕勒歌北朝歌………………………………44、夏日绝句(宋)李清照……………………55、绝句(唐)杜甫江碧鸟逾白………………66、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77、八阵图(唐)杜甫………………………………88、易水送别(唐)骆宾王………………………99、听弹琴(唐)刘长卿………………………1010、秋浦歌(唐)李白………………………1111、长歌行汉乐府民歌………………………1212、鸟鸣涧(唐)王维……………………1413、宿建德江(唐)孟浩然………………………1514、咏白鹭(唐)陈普……………………………1615、独坐敬亭山(唐)李白………………………17第二部分:三字经1、<<三字经>>全文……………………………192、<<三字经>>易解……………………………36蚕妇(宋)张俞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注释】①蚕妇——养蚕的妇女。蚕,一种昆虫,吐出的丝是重要的纺织原料,主要用来纺织绸缎。②张俞宋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少愚。益州郫县(今天的四川省郫县)人。晚年隐居在四川的青城山,自号白云先生。著作有《白云集》。③市——做买卖,买卖货物。这里是指卖出蚕丝。④巾——手巾或者其他的用来擦抹的小块布。⑤遍身——全身上下。⑥罗绮——丝织品的统称。罗,素淡颜色或者质地较稀的丝织品。绮,有花纹或者图案的丝织品。在诗中,指丝绸做的衣服。【解说】一个住在乡下的、以养蚕为生的妇女,昨天到城市里去赶集并且出售蚕丝。回来的时候,她却是泪流不断,伤心的泪水甚至把手巾都浸湿了。因为她在都市中看到,全身上下穿着美丽的丝绸衣服的人,根本就不是像她这样辛苦劳动的养蚕人!马诗(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解说】《马诗》是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其表现方法属比体。而此诗在比兴手法运用上却特有意味。敕勒歌北朝民歌chìlèchuānyīnshānxià敕勒川,阴山下。tiānsìqiónglúlónggàisìyě天似穹庐,笼盖四野。tiāncāngcāngyěmángmáng天苍苍,野茫茫,fēngchuīcǎodīxiànniúyáng风吹草低见牛羊。【注释】1、敕勒: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2、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3、穹庐: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4、苍苍:青色。5、见:通“现”出现,显现。【解说】敕勒人生活的原野在阴山脚下,这里的天幕象毡帐篷一样笼罩着辽阔的大地。苍天浩渺无边,草原茫茫无际,每当大风儿吹来草儿低伏的时候,放牧的牛羊就显现出来。朗读时情绪要明朗豪放。“穹庐”、“笼盖四野”、“苍苍”、“茫茫”要重读,读出苍远辽阔的意境。“风吹草低见牛羊”一句要注意音调的高低起伏,重音落在“见”、“牛羊”上。语调中要洋溢着对美丽草原的无比热爱之情。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注释】1、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2、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3、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解说】活着的时候当作人中的豪杰,死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作者简介】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山东济南人,生于北宋元封七年,山东章丘,逝于临安,享年七十二岁。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其父李格非是北宋著名的学者和散文家,幼承家学,早有才名。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早年生活安定、优裕,词作多写相思之情;金兵入侵后,遭遇国家巨变,词作多感慨身世飘零。她的诗文感时咏史,与词风迥异。她还擅长书画,兼通音律。现存诗文及词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等。主张“词,当别具一家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环形山的女性。绝句(唐)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解说】本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后两句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情更加浓厚。【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别号少陵,河南巩县人。他曾官为检校工部员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