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浅论《春秋》《左传》丘地分布的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论《春秋》《左传》丘地分布的论文.doc

上传人:jiqingyong345 2019/7/4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论《春秋》《左传》丘地分布的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论《春秋》《左传》丘地分布的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摘要]在先秦著作中,以《春秋》一书中记载丘地最多。先秦丘地,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济水、淮河支流之间,这三大水系之间,还分布着多个大型湖泊。这些丘地,是人们居住时优先考虑的地方,它们多是交通要地和重镇。[关键词]《春秋》;《左传》;丘地[作者简介]陈爱平,浙江临海台州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浙江合州317000 [中图分类号]k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10-0133-02 关于丘地研究,最早是顾颉刚于《禹贡》第一卷第四期上的《说丘》一文,对《春秋》一书中丘地作了系统的梳理。此后,这一研究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后有郑逢原的《丘虚通微》、章太炎的《神农时代天子居山说》、钱穆的《济水是次于黄河的重要交通枢纽,横贯郑、卫、曹、鲁、齐等国。济水上游与黄河相连,向东至长丘分岔,北支是濮水,再向东有清丘、犬丘、廪丘、桃丘。南支即济水,沿途有平丘、陶丘、乘丘,人大野泽。濮水于齐国巫山处入济水,向东有犁丘,再向东至贝丘、渠丘,直达齐国首都临淄。在南北交通上,主要依赖于淮河北部的几条支流汝水、颍水、泗水。在汝水上,有蔡国的都城上蔡、新蔡,新蔡东南处不远,就是壶丘。颍水上游是郑国都城新郑,新郑近黄河及成周,沿颍水向东南方向,有桐丘、赭丘,再沿江向东南,就是小国陈、胡和楚国的豫章,可达长江流域。泗水上游支流尤为发达,其支流之一汜水,与济水相通,接近郑国都城新郑。沿汜水向东南,有雍丘,再向东南,就是宋国的国都商丘,再稍东南,是谷丘,再东南,是犬丘。泗水上游,西边一支与济水相接,同时人大野泽,此支流横贯曹国,江上有曹国都城定陶,在人大野泽处有重丘,沿江向东南有梁丘。泗水上游东边一支深入鲁国,鲁国都城曲阜就在这一支流上,附近有间丘。沿泗水向南,在其支流漷水的末端,是丘舆。在泗水上游支流洙水与大野泽之间,是咸丘。泗水最东面的一条支流是沂水,贯穿齐、鲁、莒、郯等国,沿沂水有中丘,在中丘东北有渠丘。再沿江南下,有祝丘,在祝丘东南有个小国,即淤余丘国,以丘为国。在春秋时期,有三个国家的国都是建在丘地上的,即卫国楚丘、帝丘,曹国都城陶丘,宋国都城商丘。楚丘、帝丘挨得很近,都做过卫国的都城,帝丘即濮阳,在黄河中上游,交通位置重要,在夏朝时,一度做过传说中颛顼的都城,后又做过夏都。到春秋时,又做卫国国都。曹国的都城陶丘,相对于政治上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