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谈电视综艺节目与民族艺术特的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论文关键词:电视综艺节目民族艺术特色重要性可行性论文摘要:随着电视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受众对电视综艺类娱乐节目的认同,电视作为广泛传播的声像符号形式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电视成为人类了解新闻信息的第一媒体,同时也是日常生活娱乐的第一媒体。但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在发展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片面追求娱乐性而忽略民族艺术的审美情趣及美学价值。本文从分析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现状入手,深入探讨了电视综艺节目展现民族艺术特色的重要性与可行性,希冀为中国的电视综艺节目找寻一条长久与健康的发展之路。引言电视综艺节目是根据一定的主题思想,运用艺术手段将不同体裁的文艺节目进行有机的组合,集欣赏、娱乐、知识、信息、审美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一种电视样式。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电视综艺节目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其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涌现出了大批优秀的电视综艺节目和一批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及演职人员,在观众中具有极大的号召力,成为时代的“明星”。随着电视综艺节目的飞速发展,创作队伍的良莠不齐、理论建设的滞后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互相模仿、缺少新意。为吸引观众达到一定的收视率,只好放大电视综艺节目的娱乐性,甚至采用了比较庸俗、低级趣味的娱乐方式取悦观众,不少综艺节目因此或被广电局叫停,或因为观众抵制而纷纷落马,幸存下来的节目也凸显出一定的弊端。更为严峻的是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大多数是模仿欧美及日本等国的类似节目,使得中国电视综艺节目成为全球化语境下的一个跨文化传播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只是一个文化接受者,而不是文化传播者;是一种单向的传播,而不是一种互动的传播。要提高中国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地位,只有加大综艺节目自主创新的力度,找到自我的解救方式,在保持电视综艺节目娱乐特性的同时着力提高其民族艺术的审美特点及美学价值,才能使综艺节目获得更长久更健康的发展。这也是中国电视长远发展与壮大、中国传媒走向国际化生存的必然要求。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现状和弊端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几乎与中国电视同步诞生,并与社会、历史的发展,与世纪之交的文化转型同沉浮。因电视综艺节目具有极强的包容力和极大的综合性,往往内容丰富、雅俗共赏,形式多样、灵活自由,有较强的观众参与性。基于这一特性,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视节目体系逐步成熟,电视综艺类娱乐节目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起步较晚,我国的电视综艺类娱乐节目在发展中依然存在着单纯模仿外国而无本民族的特色、节目内容格调不高、庸俗化、同类型的节目过多过滥、自我重复等问题。目前,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媚俗风。电视综艺节目是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参与性于一体的电视节目类型。电视节目的审美娱乐性是指一种特定的、狭义上的审美,即由艺术方式所传达、所刻画、所塑造出来的审美形象和审美情感所具有、所产生的娱乐性。尽管在电视综艺节目的制作和发行过程中需要突出其娱乐性、通俗性,以满足人们消遣的需求,但绝不是可以不讲求艺术性。而且,通俗化和庸俗化有别,娱乐性显然不等同于一味媚俗。目前,随着市场化的深入,电视综艺节目的娱乐性逐渐趋于媚俗化和低俗化,甚至完全不考虑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