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路面基层试验段总结.doc

格式:doc   大小:160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路面基层试验段总结.doc

上传人:wz_198620 2019/7/4 文件大小:16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路面基层试验段总结.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段施工技术总结报告工程概况我标段起讫桩号为K69+000~K71+400,,(未包括匝道)基层厚度为:,水泥用量为5%(),为了保证基层的施工质量,基层分两层施工,下基层压实厚度为20cm,。为了顺利开展路面基层施工,确保底基层施工质量,我标段在基层大面积施工前,于2006年9月17日,选取K69+~K69+600段左侧做试验段,现场获取重要的施工技术参数和数据依据。并总结出了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施工中各技术人员均能按既定的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坚守自己的岗位,分工协作,认真进行水稳底基层拌和记录、压实度记录、压实度与压实遍数关系记录、松铺系数测定记录等,数据真实,为水稳基层在铺筑过程中相关技术参数的总结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找到了用于水稳底基层施工的最佳设备及劳动力组合方式、碾压遍数、碾压速度、松铺系数、工序衔接及最佳含水量等,并及时总结出试验段的施工成果、相关技术参数,用于指导底基层的连续施工。施工技术依据路面结构图《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B001-9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标准》JTJ034-2000《长济高速公路新获段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与底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龙腾高速监【2006】27号)人员配置和选用的机械组合人员配置在项目经理部领导下采用二级管理模式,生产副经理为组长,负责整个试验段的施工安排和组织协调。作业队设队长一名,现场技术人员两名、专职安全员一名,管理人员两名。基层作业施工组织机构现场总负责:李亚刚技术总负责:李传东李利恒安全员彭耀飞机驾班高凤森试验王晓辉测量拌和站站长:一人,负责混合料的拌和及运输、拌和机械的保养等工作路面施工队长:一人,负责前场施工的组织和安排。路面现场工程师:2人,负责现场技术交底以及施工质量的控制;质检工程师:1人,负责质量控制和检验工作;试验工程师:2人,负责后场稳定粒料的拌和质量控制、前场稳定粒料的碾压;测量工程师:1人,负责施工放样及高程控制;机械工程师:1人,负责所有机械的调试和维修保养;其他施工人员40人。2、机械配置:基层试验段的主要机械情况见下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进场日期技术状况备注1摊铺机RT751W22006-8良好2粒料拌和机WL500012006-8良好3装载机Zl-50G32006-8良好4压路机XSM22022006-8良好5胶轮压路机YL26012006-8良好6自卸车EM340152006-8良好7洒水车WHG510122006-8良好89施工工艺施工材料(1)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都可以使用,但是要选用初凝时间4h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的水泥,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不得使用,采用标号较低的水泥。根据要求,,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其结果见下表。:根据规范要求,,压碎值应不大于30%,颗粒级配应满足规范要求。我标段采用10-、5-10mm粒级以及石屑四种粒径的集料按比例配制。根据集料按比例配合试验结果,四种粒级的合理比例为15%:28%:27%:30%。(3)水:附近机井抽取的饮用水。(二)混合料组成设计:混合料组成设计的内容有:选择混合料配合比、确定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确定混合料在施工要求的压实度和最佳含水量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压实度、强度标准:根据施工规范要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要求达到的压实度≥98%,。组成设计:A、配合比选定:根据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我部采用(:100)和(5:100)两种水泥剂量的配合比进行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合理的配合比为5:100。B、根据确定的配合比,采用重型击实标准,、%。C、抗压强度:根据标准击实试验得到的最大含水量,按照规范要求施工时需要达到的压实度和最佳含水量,用直径×高15×15cm试模制件,在相同条件下制作13个试件,在标准养护箱在20±2°条件下保湿养生6d,浸水1d测定无侧限抗压强度。通过试验该混合料的抗压强度值为5Mpa大于设计值,%,满足要求。时间对干密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在拌和机拌合后取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