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5
文档名称:

子夜-今茶文化(一).docx

格式:docx   大小:449KB   页数:9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子夜-今茶文化(一).docx

上传人:rita291961 2019/7/5 文件大小:44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子夜-今茶文化(一).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古今茶文化(一)“书茶馆”“书茶馆”?·:“客来敬茶”《茶经》《茶经》、联句29.《茶经》“书茶馆”“书茶馆”继“大茶馆”之后出现。老北京有一百八十余家“书茶馆”,这些茶馆主业卖茶,也带说“评书”,以此招徕茶座儿,因此又被老北京人称为“书场儿”。过去的书场儿分为“说早儿的”、“说晌午的”和“说灯晚儿的”三种。一般的各角儿都是说“晌午”的和说“灯晚的”的;而那些学徒的、刚出师的以及一些没有名儿的角色专门“说早儿”。几种“书场儿”都是按段儿零收钱,说完一段儿收一回钱,直到收场。说评书的又叫“摔评的”,他们在表演时必备几样道具:醒木、手帕、扇子、大褂儿(说短打书时,往往穿对襟中式小褂儿),钱板儿和小笸箩。“书茶馆”里面的陈设同其它茶馆不太一样,屋里全是一溜一溜的长条桌、长条凳,这主要是方便客人听书。茶馆用的茶具主要也是提梁儿壶、绿豆碗儿两种,喝茶的价码儿在茶叶上分。“书茶馆”和戏园文化一、历史沿革中国的演出场所与中国戏曲相伴随,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衍变过程,各阶段的称谓也不同。中国古代歌舞艺人最初是利用自然地形演出,后来开始出现土台子,即无盖顶的露天之台,称为“露台”,观众于四周围观。到西汉时开始出现“看棚”。张衡《两京赋》中就有观看百戏而设有看棚的描绘。看棚是观众席建筑,观众居高临下观看百戏,这是非固定的露天的演出场所。唐代是中国戏曲形成时期,演员的表演区开始建筑化,出现了“乐棚”。乐棚以砖石木材建造,舞台加了盖顶。设计制造都十分精致,但还不是固定演出场所。唐代寺庙中开始出现“戏场”,这是后世“庙台”的前身。宋元是中国戏曲日臻成熟时期,这时开始出现固定化的演出场所“勾栏”。固定的集中的演出场所称“瓦舍勾栏”。勾栏是看棚、乐棚和露台三位一体,内有戏台、后台、看席和神楼。元初杜善天套曲《庄家不识勾栏》中描述戏台上部像“钟楼模样”。为了便于观赏,观众席前低后高,全部是木制结构,初具剧场形制。北京明初时就有两条胡同以勾栏定名。由于勾栏是木制结构,易于倒塌、着火,到明代开始衰落,取而代之的是遍布内外城的“茶园”。最初,茶园并没有特设的舞台,只是席前做场,后来较大的茶园开始特设舞台供演出之用,到清代最为盛行,称之为“茶园”或“茶楼”。这与北京人爱喝茶的****惯有关,一边品茗,一边听戏。当时没有“戏票”一词,品茗听戏只付“茶资”,实际是戏价。清中叶以后北京的茶园已颇具规模,随着四大徽班进京和京戏的形成与发展,人们不以品茗为主,而是以听戏为主了,茶园也随之改称××园,或称戏园子。民国时期许多戏园子内部形制都相继加以改造,舞台加了大幕,观众席也逐渐改为半圆形排椅了,前沿突出的镜框式舞台替代了正方形三面敞开的旧戏台,并加了灯光。2O年代后,戏园名称大都改为戏院了。日本侵占北平时期是戏院萧条时期,到解放前夕北京只有十几座戏院和一些小型茶社、游艺社、曲艺厅。解放后,对北京旧戏院相继进行了重建,增添了许多新设施,使之面貌焕然一新,多数改称“剧场”。同时,兴建了一批新型剧场。解放后新建的第一个剧场是石景山剧场,建于1952年;新建的第一座歌舞剧剧场是天桥剧场,建于1954年;新建的第一座话剧剧场是首都剧场,建于1955年;新建的第一座民族剧场是民族文化宫礼堂,建于1959年;新建的第一座工人演出场所是北京市工人俱乐部,建于1959年;北京剧场座位最多的北京展览馆剧场,有观众席2763个,建于1959年……透过小小舞台的发展,我们可以听到历史前进的脚步声。二、戏园漫谈昔日的老戏园子与今日之剧场大不相同。老戏园子一般在临街,门前竖有一个木制单门牌坊,坊额题写园名,顶部有脊形小屋搪,以防日晒雨淋。戏园子内的戏台为正方形,砖木结构,台子四角有木柱,台前两根柱子分别挂有对联,戏台正面有雕刻精致的护栏,护栏顶端装有木刻莲花或小狮子作为点缀,在戏台顶部装有垂花倒栏杆,与下面的栏杆相对称。观众座位是长桌长板凳。戏台三面都有座位,三面都有看楼。楼下正面座位与戏台垂直摆放,听戏的人面对面坐着品茗听戏,想看戏得侧身扭头。戏台两侧的座位是斜着摆放,与戏台成锐角形,观众也是面对面,看戏需侧身扭头。从此也可看出当时叫茶园、茶楼是有原因的,是以品茗为主,看戏为辅。过去一般说“听戏”,而很少说“看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