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我国电信市场价格竞争中的价格伞
问题研究
口彭英陈析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2005 年我国电信市场集中度和赫弗因德指数,得出目前我国电信市场竟争强度,运用伯川德模型进行
电信企业动态价格竟争的博弈分析,并研究了非对称电信企业竞争中的价格伞问题,最后给出了电信政府规制和企
业价格竞争的若干建议。
1关付词』电信;价格竞争;伯川德模型;价格伞
1中圈分类号] F7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 一5024(2006)09 一0084 一03
「作者简介1 lfi 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电信经济管理;
陈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经济与管理。(江苏南京 210016)
近 10 年以来,我国电信业经历了从垄断市场到竞争市场的深刻变革。通过这场变革,
中国电信市场形成了数家电信运营商寡头垄断的局面。随着市场的演变和市场竞争强度的
变化,价格正成为各家电信运营商相互竞争的主要手段,面对不同的竞争环境选择不同的
价格策略是各电信运营商需要理性面对的重要课题,
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以提高产业竞争效率。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电信市场结构特
征以及电信企业动态价格竟争的博弈行为,研究了非对称电信企业竟争中的价格伞问题,
最后给出电信政府规制和企业价格竞争的若千建议。
一、当前电信市场结构特征
( 一)我国电信市场现状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信业的发展,经过一系列拆分、重组、改制、上市,行业整体水
平取得了长足进步。电信体制改革所带来的中国电信业市场结构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
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3 年以前): 垄断经营阶段。由邮电部独家垄断经营全国的公用电信产
业,邮电部既是经营者,又是管理者。邮电部下属的中国电信总局是政企合一体制。
第二阶段(1994 一1998 年):双寡头垄断阶段。1994 年,随着中国联通公司、中国吉通公
司成立,中国电信市场第一次引人竞争。当时的中国吉通以经营IP 业务和专网为主,公用
电信基础网络产业的经营由邮电部和联通公司双寡头垄断。竞争促使电信服务改善、资费
下调,消费者受益。然而,政企不分和强弱势过分悬殊,电信业仍未形成有效竞争。1998 年
移动通信市场份额占94% 。而对于固定电话业务,中国电信总局则占有绝对的市场份额。
第三阶段(1999年6:(后):多寡头垄断阶段01998年底,邮电部撤消,信息产业部成立,
标志着电信业政企分开。1999年,移动业务、寻呼业务从中国电信剥离,同年中国网通成
8 4
. 我国电信市场价格竞争中的价格伞问题研究
立;2000年,中国电信集团和中国移动集团正式挂牌,电信的见,当前电信市场份额集中在少数几个电信运营商之间,按
寻呼业务成建制并人联通,年底,中国铁路通信公司成立; 照Bain 的划分标准,我国电信市场属于寡占I型(极高)的市
2001年底,中国卫星通信公司成立;2002年,新中国电信集场结构。
团、新网通集团成立。至此,形成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 三)赫弗因德指数
联通、中国移动、中国铁通和中国卫通的5 + 1格局。如表I所赫弗因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