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军工单位保密风险管理及应对措施.doc

格式:doc   大小:15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军工单位保密风险管理及应对措施.doc

上传人:一花一叶 2019/7/5 文件大小:15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军工单位保密风险管理及应对措施.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军工单位保密风险管理及应对措施-建筑论文军工单位保密风险管理及应对措施 李龙(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河南洛阳471000)【摘要】本文介绍了风险管理的概念,阐述了在保密管理中引入风险管理的可行性,简要罗列了军工单位在保密管理中的部分风险点,提出了一些防控保密管理方面风险的措施。关键词 1 风险管理概述在国际标准组织ISO发布的《ISOGuide73:2009风险管理——术语》中将“风险”定义为“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风险是指客观存在的,在特定情况下、特定期间内,某一事件导致的最终损失的不确定性。风险管理的意识由来已久,但从20世纪中期开始,风险管理的概念才开始广为传播。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美国的风险管理科学最主要的目标是控制与处置风险,以防止损失发生或者降低损失发生的概率、减少损失的程度,保障生产和各项生活的顺利进行。因此,单位应在损失发生之前做出最有效的安排,加强风险的防范与控制,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及损失,以达到最大安全保障目标。作为一项管理活动,风险管理活动可由以下几个步骤:制订风险管理计划、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与评价、制定风险管理的措施、措施的实施效果与评价。2 在军工单位保密管理中引入风险管理的可行性首先,保密管理本质上是一种风险管理。保密管理历来是军工单位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军工单位科研生产经营的基础之一。通俗地讲,保密管理的最根本的目的在失泄密事件发生之前,从源头上阻止失泄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因此,保密管理实质上也体现为对失泄密风险的管控。军工单位中涉密人员比例较高,人员素质层次不齐、个人保密意识不尽相同;同时,单位涉密事项相对较多,工作中形成了大量的涉密载体,而载体从产生直至最后销毁的中间各个环节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常常会发生一些违规事情。同时,对于一个单位而言,本单位的人员不会是固定的,而是一直处于流动的过程中,如:辞职、退休、新入职等,而离开本单位的人员在以前的工作中会接触到有关本单位的有关涉密事项,本单位的部分涉密事项也会随着这些人的离职而被“带走”,会使部分涉密事项处于不受控的状态下,存在一定的失泄密隐患。因此,为军工单位的保密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其次,风险管理是实现保密管理精准化的有效途径,精准化是新时期保密工作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所谓精准化,就是根据各单位自身的业务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分配资源,精心设计方案,精细实施活动,确保管理对象清晰、管理措施有效、管理流程闭环,实现保密管理的最大效益。风险管理要求在对单位各种业务流程进行细致梳理的基础上,对其中存在的保密风险点进行定位,并从风险要素、发生概率、危害范围及程度等多个维度近评估,从而实现管理对象精准;要求针对单位的风险点及其特征,对有限的保密资源进行科学分配和系统整合,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从而实现管理措施精准;要求在单位动态的科研生产过程中对风险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估,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建立持续性改进机制,确保管理措施始终与风险管控要求相适应,从而实现管理过程精准。再次,风险管理是促进保密管理与军工单位科研生产活动相融合的重要手段。对于军工单位而言,保密管理本质上是对单位的服务和保障。任何脱离了单位科研生产活动的保密管理,都是“纸上谈兵”式的管理。而采用风险管理的思想,保密管理措施只能来源于对科研生产、人力资源、质量、安全等业务流程的细致梳理、对风险点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