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失联十一载-法律失联十一载 6月26日12时10分,一架从乌鲁木齐发出的航班在河南郑州新郑机场安全着陆。12时20分,一位头发花白的妇女与一成年男子紧紧相拥在机场大厅的出口处,一时间哭泣声、欢呼声、鼓掌声相互交融。亲眼目睹这一切的郑州《东方今报》记者沈春梅满含热泪,不住地喃喃自语:“团聚了,一家人终于团聚了!”至此,一个分离13年、失联11载的家庭,在新疆和河南两地媒体的积极努力下终于团圆了。为谋生,儿子一走十三载时光倒退到13年前的2001年。2001年,22岁的河南小伙鲁志刚随舅舅从老家平顶山市叶县到新疆打工。可谁也不会想到,鲁志刚的第一次出远门,就与家人一别13年,失联Il载。鲁志刚是家里的独生子,下面还有一个年龄相差近10岁的妹妹。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看以务农为生的父母日渐衰老,年少力壮的鲁志刚既不甘心就这样重复父母亲一样的生活和人生,也不想因无所事事而成为家庭里的负担,便决定趁年轻时早点出去闯荡一番,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做通父母工作后,2001年二月初六,带着家乡的年味,抱着青春年少的梦想,他打起了单薄的行囊,跟着表舅一起来到了新疆乌鲁木齐市。他们先是在米东区矿务局家属院附近的一个陶瓷厂打工,没多久,他又独自去了其他地方打工。在给家人报信时他说,打工的地方叫“东八家户薄膜厂”。母亲毛凤兰清楚地记得,她最后一次接到儿子的电话是在2003年1月31日,鲁志刚当时说过完春节就回家,但是从那以后就再无音讯了。谈及对儿子的等候和思念,鲁志刚的母亲毛凤兰便忍不住哽咽起来,但她没有流泪。毛凤兰说,哭了十几年了,眼泪哭干了,现在几乎看不清东西。毛凤兰掰着指头说,儿子生于1979年6月3日,2014年35岁了。虽然这么多年没有见过儿子,家人也没有他任何音信,但自己依然能清晰地记得儿子的音容小猫和性格爱好。这些年,为了避免毛凤兰睹物思人,父亲鲁新春强忍着痛苦,把儿子曾经的雨雾头头头扔掉了。家里人不管说话办事,还是走亲访友,他们都可以避谈和鲁志刚有关的字眼。可每到夜深入静和逢年过节之时,父母和妹妹还是心照不宣地想起他,但大都是黯然神伤,独自把泪水往肚子里咽。鲁志刚的妹夫丁凯在电话里告诉我们:“只要一提哥哥的名字,妈妈就一直伤心流泪。”帮寻亲,两地媒体齐牵手为了找到儿子,2003年3月,父亲鲁新春和亲戚专程赶到新疆,在儿子曾经打过工的地方寻找,并张贴了大半个月的寻人启事,但家人没有接到一个可靠的电话。2003年7月,据同鲁志刚一起打过工的人说,他在东八家户附近的工地上曾经见过鲁志刚。一直在新疆打工的舅舅立即前去寻找,然而还是空欢喜一场。无奈之下,家人向鲁志刚待过的几个辖区的派出所报案,可警方也没有任何关于鲁志刚的消息。事情发展到今年6月终于有了新的转机。中者李高洁专程到鲁志刚的老家平顶山市叶县采访了他的父母,并于6月17日下午联系到了新疆《乌鲁木齐晚报》,希望两家媒体合力寻找鲁志刚的下落。接到李高洁的电话,报社领导层高度重视,专门安排记者高婷负责联系并全程跟踪报道。在了解鲁志刚失联的详细情况后,6月19日,《乌鲁木齐晚报》率先发出了《儿子失联11年母亲眼泪哭干》的报道,呼吁有知情者能提供信息。很快,经过读者口口相传和乌鲁木齐市949交通广播等媒体的加入,这一消息迅速在首府、在乡村传播开来。功夫不负有心人。6月23日下午,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