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媒体融合时代党报通讯员队伍建设刍议.doc

格式:doc   大小:159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媒体融合时代党报通讯员队伍建设刍议.doc

上传人:雾里行舟 2019/7/5 文件大小:15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媒体融合时代党报通讯员队伍建设刍议.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媒体融合时代党报通讯员队伍建设刍议-新闻学媒体融合时代党报通讯员队伍建设刍议 邹宝元【摘要】随着媒体生态的变化,党报自身采编力量在扩充、新闻报道模式也在改变。如何继续发挥好广大通讯员作用,打造一支过硬的通讯员队伍,丰富报道内容,提速新闻时效,扩大资讯覆盖,值得研究和探讨。现以《安徽日报》为例,结合其开展的通讯员队伍建设专项调查,作一粗略思考。关键词 媒体融合党报通讯员坚持群众办报是党报的优良传统与方针。过去相当长的时期,通讯员是党报办报的一支重要力量。但近年来,随着桌面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媒体生态的变化,以党报为龙头的传统纸媒遭到巨大冲击,广大读者及通讯员的阅读方式、信息获取渠道、投稿方式等也发生变化;党报自身采编力量在扩充、新闻报道模式也在改变。多种因素的叠加,导致通讯员作用一定程度的弱化。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如何继续发挥好广大通讯员作用,打造一支过硬的通讯员队伍,丰富报道内容,提速新闻时效,扩大资讯覆盖,值得研究和探讨。现以《安徽日报》为例,结合其开展的通讯员队伍建设专项调查,作一粗略思考。一、通讯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安徽日报社曾拥有一支庞大的通讯员队伍。队伍构成主要是各级党委宣传部新闻科、外宣办的工作人员,省、市、县机关单位及大型企业宣传科或办公室工作人员等。2008年前后,报社文字与摄影通讯员最多时各达200余人。报社每年还签约特约、骨干摄影70人,成为一大创新与特色。但近年来,这种局面未能持续下来。为准确掌握通讯员队伍现状及思想动态,2014—2015年,安徽日报来稿编辑部、美术摄影部、群众工作部利用外出采访、授课等机会,召开座谈会,对通讯员队伍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范围涵盖省会合肥市、皖北涡阳县、皖南歙县、皖西南宿松县等地,调查对象为当地宣传部宣传干事,报社、网站工作人员,机关及乡镇宣传委员等。来稿编辑部还发放调查问卷200余份,有效填写171份。尽管调查样本数量不大,但因全省各地在宣传工作开展方面有一定同质性,因而调查结果仍有较强的代表性。调查显示,通讯员队伍建设目前呈现“三个下降”:1、稿件采用率下降根据近几年的办报实践,通讯员稿件除摄影作品外,在安徽日报重要版面特别是头版、重要专栏中采用率低,与记者或驻站记者合作署名的稿件采用率相对高一些。在问卷调查中,通讯员在回答“在采写与投稿时遇到哪些困难”时,针对“A、稿件采用率不高,B、对新闻业务不熟悉,C、工作任务重,无暇顾及写稿”这三个答案,74人次选A项;68人次选B项;72人次选C项。在回答“提供的稿件未能见报,知道原因吗”这一问题时,139人次选“不知道”;22人次选“知道”;10人次选“无所谓”。可见,稿件采用率不高,且未深究“命中率”低的原因,在通讯员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2、稿件质量下降从来稿编辑部的邮箱情况看,报社日均收到有效稿件约150篇左右,但九成以上不够用稿要求。工作性稿件多,抄公文材料的多,新闻性强的稿件少。在通讯员QQ群里,当编辑征集新闻线索时,只有少量通讯员能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线索或题材。在回答问卷“新闻业务方面您觉得哪方面需要加强”时,针对“A、新闻敏感性,B、写作技巧,C、新闻业务理论”这三个答案,113人次选B项;70人次选A项;65人次选C项。针对“是否了解日报的用稿标准”,通讯员110人次选“不知道”;48人次选“有一定了解”;12人次选“知道”。这说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