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新媒介环境下网络论坛的舆论引导.doc

格式:doc   大小:202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媒介环境下网络论坛的舆论引导.doc

上传人:水中望月 2019/7/6 文件大小:20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媒介环境下网络论坛的舆论引导.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媒介环境下网络论坛的舆论引导-新闻学新媒介环境下网络论坛的舆论引导 郭淑娟[摘要]网络论坛自出现以来,就在反映舆论和引导舆论中发挥着巨大的变化。它不仅拓宽了网民讨论话题的覆盖层面,扩大了事件的影响范围,也在讨论中促进了社会善良****俗的回归,有利于公民行使监督权。但网络论坛在舆论引导中也存在着一些负面影响,如侵犯公民个人隐私、缺少公信力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从论坛管理层面和政府管理角度出发,并提升新环境下公民的媒介素养。[关键词 ]网络论坛网络舆论引导[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江苏省连云港市社科项目《提高地方网络论坛舆论引导能力的对策研究》的成果,项目代码11LKT14,2010年之前,网络论坛使用率最高,2012要2013年,网络论坛的用户规模呈现大幅度下降趋势,%,但截止到2014年6月份,网络论坛出现了“回暖”现象,%。网络论坛使用率的变化,一方面说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的网络应用形态层出不穷,如社交网站、微博、微信等,分割了网民市场;另一方面,使用人数的“回暖”也显示了网络论坛在组织话题讨论、交流用户意见、形成网络舆论的优势逐步得到彰显(见表)。网络论坛是一种网络互动组织,表现形式以BBS(电子公告牌,Bul鄄letinBoardSystem)为主,其围绕各类话题展开讨论,能够体现一定的网民意见,是反映网民态度的主要渠道之一。我国的网络论坛历经十几年来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多样化的格局,既有以“强国论坛”、“天涯社区”为代表的全国性综合论坛,又有地域性特征鲜明的地方网络论坛,如北京京华论坛、湖北大武汉论坛、湖南红网论坛、杭州19楼空间等。网络论坛舆论是网民就自己所关心的话题,以网络媒体为载体,以论坛公共空间为阵地、公开表达的、相对一致的意见。它是网络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共同特征是作为舆论主体的网民在网络上发表的相对一致的观点和意见,两者本身相互融合、难以分离。早在2009年,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了当年发生的77件热点事件中,有18件来自于天涯社区等公共论坛,占热点事件的23%。2010年,部分热点事件曝光的平台仍是论坛。虽然从2011年开始,微博等新载体的出现影响了论坛的活跃程度,但是论坛的影响力仍不能小觑。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在弱关系理论中指出,(网络论坛)能够充当信息桥的关系必然是弱关系,即表现为一种弱关联。网络论坛正是通过这种“弱关系”来维系楼主与外界的联系。在论坛中,每个帖子都不是封闭的,楼主发帖通过信息桥来实现内外转换,使得信息与观念在论坛内外传播。用户通过跟帖与转发使得这个信息扩散,逐渐壮大,形成一个新闻事件,从而成为舆论热点。因此,网络论坛对舆论具有一定引导作用。一、网络论坛对舆论的积极引导网络论坛对于舆论引导的影响是广泛的,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论坛本身的互动性,使得论坛本身对于舆论的发展具有很多积极的作用。(一)网络论坛拓宽了话题的覆盖范围,扩大了事件的影响。网络论坛与其他网上工具一样,都是倡导***、反映民意的良好渠道。与其他网络交流工具相比,论坛更适合问题的深度阐述,可以详尽告知事件的始末,没有字数限制。论坛涉及的话题种类宽泛,从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到社会、生活、情感等,借助着网络发帖的低门槛化,网民在论坛提供的这种及时互动交流的空间里,十分便捷地跟帖与回复。对于涉及情感问题更是如此,网民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网民私人情绪的宣泄也占据论坛意见的很大比例。这就使得网民倾向关注涉及自身利益与指向个人兴趣的问题,网民的看法和主张往往能形成有影响力的网络舆论,对现实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网络论坛同样具有虚拟性,这可以让网民更加随意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因此,相比微博与微信,论坛所探讨的问题更加深入,多层次的意见的交流使事件本身及其相关看法更加完善与全面,更能充分反映公众的呼声,从而促使事件得到有效解决。(二)有助于树立网民正确是非观,促进社会善良****俗的回归。网络论坛的开放性和虚拟性,使论坛的声音与意见趋于多元。这种多元的表达渠道,有助于修正和提升民众的道德水平。在论争中,模糊的事实逐渐变得清晰明朗,隐性的社会道德标准得以彰显。社会价值观和是非观都暗含在社会个体的思维与行为中,网民在论坛中的发言或许以激进开始,但随着论争的深入与论坛优势意见的出现,个人价值观会经历自我修正与净化的过程,言论最终回归至社会公共道德的框架内。如2005年的“虐猫事件”,引发了无数网友的热议,得到了几十万的点击量和过千的回复率,舆论中的优势意见(强烈反对与指责)使事件的始作俑者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写下了自白书,让事件得以解决。这是网友通过网络论坛成功维护社会道德的一起案例,楼主发帖,网民跟帖和回复,通过这种交流形成对该行为的一致谴责,捍卫了社会道德底线。(三)有利于公民更好地行使监督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