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末日摇滚——疯狂的麦克斯的疯狂世界-科学论文末日摇滚——疯狂的麦克斯的疯狂世界 时隔三十年后,在今年终于又上映了《疯狂的麦克斯》的四作《狂暴之路。如果你恰巧观赏过前作,还对它们依稀有些印象的话,应该不会忘记电影里各种酷炫拽隆隆爆响的荒漠飙车场面。不过,除了轰,鸣的发动机还有怪异的发型之外,很多狂暴得简直如同打了荷尔蒙的桥段,也只有在一片荒漠化的废土上才会有更强的冲击力。特别是在本年的新作《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里,更是在这方面发挥到了新的高度。那么对于一个设定控来说,问题必然就接踵而来,这样一个废土世界,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要想搞清这个问题,首先还是要从电影里的细节来寻找些线索。从《疯狂的麦克斯4》里来看,这个世界大概有几点是显而易见的:◎荒漠化严重,或者说已是全球荒漠化。◎除水资源之外,其他能源也十分匮乏。◎人类以原始的部落形式群居。我们或许可以根据世界设定,一个一个来倒推原因。恐怖的荒漠化实际上,在《疯狂的麦克斯2》的片头已经对废土成因有了一些讲解:人类因为原油而发展了工业,工业使得经济飞速发展,随后欲望膨胀开始发动战争,战争更耗油,结果油几乎耗尽,人类社会彻底崩塌,从而战后的废土世界从此开始。然而,问题在于只是人类社会崩塌,虽然也提及了大火烧山之类。但这种程度的破坏就真的能造成如此大面积的完全绝望式的荒漠化?在《疯狂的麦克斯3》里则做了补充设定,也就是人类战争的终极破坏是核战,核战之后一切都毁灭了。,这种荒漠化的面积之大,可以说是全球化的。那么该不会是地毯式轰炸的核弹吧?当然不会,也完全不需要。荒漠化,在没有人类的影响下,本也如同地球生态系统里的癌细胞一样的存在了。已经有的荒漠,在气候的促使下,就会逐渐扩散,不断地吞噬着荒漠边缘的非荒漠生态。对于荒漠边缘来说,想要抗衡荒漠的吞噬,已经相当不易。荒漠已经临近,水土本身就处于脆弱得一触即碎的阶段。假若这个时候,再有人类的参与,那就更是火上浇油了。人类会做些什么呢?一般来说,可怕的是对植被的破坏,比如滥砍滥伐,还比如毫无规划的放牧。人类驱使着羊群,在已经布满沙土的草原边缘,让羊咩咩们啃食着黄沙里的草根。羊群就如同电推子一样,继续给这片土地剃着光头。再比如说滥用水源,不合理的灌溉,可以造成土地盐碱化。盐碱化之后,植被生态自然被破坏;荒漠趁虚而入,几乎是不可逆式的荒漠化进程。然而,这些都只是—般性的破坏。最为极端也算是最为迅速的,自然就是电影里所说的核武器破坏。核爆之后引起的大面积火灾,已然是植被的一次灭顶之灾,再加上核爆之后的核污染,更是断送了枯木逢春的最后希望。况且核污染下不管植物还是动物都会在一定时间内被完全驱逐出去,一片生物真空地带,唯有荒漠可以肆虐了。当荒漠在核爆点站稳脚跟,想要收复失地,可能性几乎为零。在没有核爆破坏的情况下,就以当下对待荒漠化的方式来看,也多是以防为主,洽只能是亡羊补牢的一种措施,在沙地里重新创造生态,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因此,即便不是地毯式轰炸的核爆,只要有一定面积的破坏,已经足以让本来就跃跃欲试的荒漠有足够的可乘之机,随后只能是它们肆虐的独角戏了。在《疯狂的麦克斯4》的电影里有这样的桥段:当女主角开着油罐车突出重围,穿越沙漠回到儿时的故乡时,她遇到了已经失去家园的母亲们,一位母亲怀里珍藏着一包农作物种子,认为那是—种希望。看上去农作物种子是相当珍贵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