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综合与实践七巧板宁夏银川市金凤区良田回民中学莫慧敏一、教学内容分析《七巧板》是北师大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内容,“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内容与其他三个领域的内容不同,它有着自身特定的内涵。综合与实践内容的教学是以“问题”为载体,其主要活动方式是“学生自主”学习,学习活动的主要目的是“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七巧板历史悠久,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一种活动工具,七巧板本身与几何对象的度量关系及位置关系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本节课教材中围绕七巧板问题展开,从七巧板的制作开始(让学生认识七巧板的构成)——思考七巧板中的数学问题(促进学生对平行、垂直及角的有关内容的进一步认识)——学生拼图(从有条件的到无条件的拼图,从条件较少到条件增加)——反思拼图过程(从盲目拼图转向理性思考,积累活动经验)——欣赏作品(感受七巧板的价值),教材中设计了一系列活动,如做一做,议一议,想一想等活动,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获得知识,让学生经历了一个发现知识、探索知识、获得知识的过程,发展和丰富了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促进学生的思考,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二、,进一步加深对边、角、垂直、平行等概念的认识。、垂直、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从数学的角度进一步认识七巧板以及相关的操作活动。,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反思数学活动过程。,进一步发展数学表达、数学交流等能力,进一步体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经历制作七巧板、借助七巧板拼摆图形的过程,积累活动经验,促进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进一步认识七巧板。难点:在拼图活动过程中让学生不断反思数学活动,不断丰富活动经验,促进学生的思考,发展数学表达、数学交流等能力。四、学生学情分析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进行过七巧板的拼图活动,大部分学生对七巧板都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受到学生的认知水平的限制,当时的活动往往具有盲目性,学生更多关注的是“我拼出了什么”,而不是“我是怎么拼的,我是怎么思考的”,即学生关注较多的可能是“拼”这个活动的结果,而对于蕴藏在活动之中的数量关系、位置关系、数学道理等往往是不太关心的。七年级的学生在本册学行、垂直、轴对称等内容,已经具备从事数学活动、数学交流、数学思考的活动经验,有条件对七巧板进行有条理、有逻辑的数学思考。五、:鼓励学生动手制作一副七巧板,一方面供课堂使用,另一方面通过制作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七巧板中蕴含的数学问题,为后面的深入学习做准备;另外让学生多次动手,利用七巧板拼图,积累活动经验,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的思考。:微视频的使用:借助微视频展现了七巧板悠久的历史,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学习兴趣;借助微视频展现了学生制作七巧板的过程,以示示范;发挥手机的功能,及时抓拍、上传学生的作品,实现共享;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及时呈现师生的思维成果,有效互动,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提高了课堂效率;利用白板呈现丰富多彩的由七巧板拼成的作品,让学生充分感受七巧板的价值。:给学生以思路的启示,节省了教学时间。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