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应收账款拖欠成因及管理对策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应收账款拖欠成因及管理对策分析.doc

上传人:wz_198613 2019/7/6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应收账款拖欠成因及管理对策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应收账款拖欠成因及管理对策分析摘要:应收账款的管理是企业管理者非常关注的问题。从应收账款的拖欠成因的分析入手,提出建立健全信用管理体系、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加强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建立坏账准备制度和保障债权等四方面的应对措施,旨在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提供帮助。关键词:应收账款;管理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8011701 0引言在目前供求形势下,赊销在带来扩大销售,增加账面利润好处的同时也会带来应收账款管理成本增加的不利一面,应收账款的拖欠不仅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而且造成企业流转税、所得税的现金流出,并且使营业周期延长。 1应收账款拖欠的成因分析除了通常的债务人财务困难无法及时偿还外,应收账款拖欠还有以下原因: ,如: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浙江、湖南、山西、深圳等地方出台了企业信用管理办法;上海、江苏、浙江合作打造“信用长三角”;国家税务总局制订了《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试行办法》。从总体状况看,这些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完善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也是应收账款拖欠的社会原因。 (1)企业内部信用部门缺失或未起到应有的作用。企业尚未全面认识信用管理的重要性,没有设置信用管理部门。有些企业设置了信用管理部门,但信用管理部门未起到应有的作用,笔者曾接触过一个企业,销售部门由副总经理领导,比信用管理部门的领导高出一个级别,出现信用管理部门只是一个摆设的局面。(2)疏忽销售合同的签订。销售时没有签订销售合同,一旦发生纠纷,企业拿不出有利的证据。有销售合同的,合同的要素不符合合同法规定,为日后企业纠纷埋下伏笔。(3)应收账款的管理存在缺陷。没有建立专门的催收应收账款的部门和人员,因内部部门间缺少信息沟通,导致应收账款错过催收的最好时机;逾期后的催收措施不当,效果大大折扣,账款难以收回。(4)相关人员的行为。企业内部岗位更换,部分新任管理层出于当期业绩和人力物力方面的考虑,不积极催收。财务部门相关人员的变动,使部分应收账款成为无头账。与销售人员业绩挂钩的应收账款随着相关人员的离职造成难以收回的结局。 2应收账款的应对措施 ,我国经济发展及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加强社会信用管理,按照信用原则进行经济活动和社会事务的交往,防范风险、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惩治失信行为。社会信用体系将使企业信用与企业的信誉、贷款、经济活动等息息相关,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信用缺失或信用不良的企业将无立足之地。 、形象内涵的有利保障。信用管理部门既对客户的信用管理,也对自身信用进行管理。其职责是为企业制订信用管理政策;建立客户信用评估制度;建立账款管理制度,提高企业信用管理意识,最终目的是在力求销售最大化的同时控制销售风险,减少或避免坏账损失。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