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审计风险刍议---论文初稿.doc

格式:doc   大小:55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审计风险刍议---论文初稿.doc

上传人:zxwziyou8 2019/7/6 文件大小:5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审计风险刍议---论文初稿.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各国控告审计人员的诉讼案件急剧增加,甚至有人称审计职业界进入了“诉讼爆炸”(LitigationExplosion)时代。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因诉讼倒闭或陷入困境,使审计人员清醒地认识到,在商业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审计职业界面临的商业风险(BusinessRisk)已越来越大[1]。一个进退维谷的现象是:历史经验表明,注册会计师在市场经济中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确立了其较高的社会地位。同时,审计所起到的作用与社会公众期望的差距越来越大,受到的诉讼也越来越多。现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现代经营的复杂化,使得投资人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对审计所提供的信息的依赖日益增加,这也导致有关方面对审计相关行为的关注,而一系列的公司丑闻,促使各国对会计,审计行业加强管制,审计人员面对的审计风险越来越趋于增加[2]。因此,对审计风险的成因与量化进行合理的分析与研究,以全面系统地对审计风险加以识别、估计以及控制就显得越来越有必要。一、审计风险的含义及特征(一)审计风险的含义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认为: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对存在重大错报的财务报表未能适当地发表审计意见的风险。《国际审计准则》则认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实质上误报的财务资料可能提供不适当的风险[3]。例如,审计人员在那些他们所不知道的情况下,可能对实质上错误的财务报表提供了无保留意见的风险。《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则认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了不适当的审计意见的可能性[3]。(二)。从审计发展历史看,审计风险是审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特定的经济条件相联系。审计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独立于审计人员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对于审计风险,人们只能认识它与控制它,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改变审计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其发生的概率,而不可能完全消除它。。尽管审计风险是通过最终的审计结论与预期的偏差表现出来的,但这种偏差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审计程序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因此,不同的审计计划和审计程序会产生与相对应的审计风险,并会影响最终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无意造成的,并非故意行为。审计人员的舞弊行为不属于审计风险,而是须负法律责任的违法行为。认识到审计风险的无意性,对研究与控制审计风险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审计风险的产生及其后果是难以预料的,但人们仍然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对其进行适当的控制,将其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4]。由于审计风险是可以控制的,审计人员不必对其产生惧怕心理,在审计过程中可以通过识别风险领域,采取相应的措施,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综上所述,审计风险是一种不可完全避免的客观存在,是由于审计人员的非故意行为引起的,存在于审计过程的各个阶段,但它又是可以适当控制的。审计人员只有了解审计风险的这些特征,才能更好地运用审计风险模型指导审计实务,以提高审计工作效果与效率。二、审计风险模型及审计风险要素(一)魏敏敏认为:审计风险是多种要素的集合,为了从系统的角度去研究审计风险,审计职业界和研究人员都致力于构筑一个审计风险的模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1983年第47号审计准则公告的模型[5]。在此基础上,审计风险模型一般可表示为:即审计风险=IR×CR×DR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所谓固有风险是在不考虑内部控制结构的情况下,企业整体财务报表和帐户余额及业务类别上发生错误的可能性。控制风险是指可能出现在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误不可能被单位的内部控制及时防止和发现的风险。检查风险是在内部控制未能发现和纠正的财务报表中重大错误仍然未能被审计人员的实质性测试发现的可能性。审计风险要素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正好与审计风险的形成的环节相一致,也与审计过程相吻合,并且在关系上表现为前者对后者有影响,根据概率学原理可以知道,其连乘积发生错误事项内部控制未能发觉并纠正,运用审计程序亦不能发现时所要承担的风险。(二)审计风险要素在审计风险的三要素中,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与被审计单位有关,审计人员对此无能为力,但可以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从而确定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估计水平,进而控制检查风险,把总体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从定性角度来看,检查风险与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综合水平呈反比例关系;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综合水平越高,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反之亦然。从定量的角度看,根据审计风险模型,我们可以推出:检查风险=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5]例如:某审计单位可接受的审计风险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