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文档名称:

电机能效提升活动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3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电机能效提升活动方案.doc

上传人:1294838662 2019/7/7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电机能效提升活动方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电机能效提升活动方案按照《转发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组织实施电机能效提升计划(2013-2015年)的通知》文件精神,根据我县工业企业电机能效状况特制定全县电机能效提升方案:一、基本情况我县耗电1000万千瓦时及以上的企业有五家,分别是,,。其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天河煤矿在用的1993(含)年生产的列入淘汰目录的低压电机数量为4台,总功率为545千瓦,在用的1998-2003(含)年间生产的低于GB18613-2012标准的三级能效低压电机数量为1台,功率为280千瓦,在用的2003年前生产的高压电机(前三项)数量为5台,总功率为825千瓦;水泥有限公司在用的1993-1998(含)年生产的列入淘汰目录的低压电机数量为3台,总功率为36千瓦,在用的1998-2003(含)年间生产的低于GB18613-2012标准的三级能效低压电机数量为6台,总功率为47千瓦。二、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根据我县工业企业特点,为便于电机能效提升工作顺利完成,成立电机能效提升工作小组,具体职责分工和工作组成人员如下:三、主要工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要求企?ahref=get=_blankclass=infotextkey>党闪⒌缁苄嵘喙鼗梗笠的诓拷性谟玫缁榭鲎圆椤8髌笠狄训缁苄嵘魑蠢?年推动工业节能的重要措施,与节能管理相结合,将电机能效提升任务乃入重点用能企业节能考核目标。(二)加大宣传力度,配合上级主管单位的培训计划。充分利用网络、广播、电视等渠道,加强宣传,将国家提升电机能效工作的政策、举措宣贯给全县用电企业特别是重点用电企业。认真组织辖区内相关企业,特别是重点企业负责人或技术人员参加省市举办培训班进行培训。(三)指导并监督企业逐步完成低效电机淘汰,推荐一批先进适用的电机技术。充分运用行政、市场、经济等手段,推动落后低效电机逐步退出应用市场,鼓励企业主动淘汰服役时间超过20年电机,完善落后电机淘汰机制。积极向企业推荐高效电机,设计、控制及电机系统匹配等领域的先进适用技术。(四)加强督促检查,确保企业制定电机能效提升方案的有效实施。定期或不定期深入企业、基层,督促、检查企业实施电机升级方案的进度,同时与企业沟通,商讨下一步工作内容和计划,促进3年电机系统能效提升目标、节能改造重点及措施、总投资及实施进度等内容如期完成。电机能效提升是一项迫切而又艰巨的工作,需要各企业和各部门务必求真务实,扎实稳步推进,促进工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十二五”节能约束性目标的实现,确保电机能效提升方案顺利实施。本文来源:公务员写作网政栏目策划方案为全方位、多角度的反映民声,把“电视问政”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县委决定,在全县范围开展“电视问政”活动,全力打造“公众参与、媒体监督、干群互动、反映民声”的问政平台,重塑党和政府“为民、务实、清廉”形象。精心选问题,确立问政单位。围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反映出的群众关注和反映的热点问题,结合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紧扣建设“两富两美”新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挖掘,摆事件真相,找问题原因、查政策依据、寻解决办法、听群众评判,检验干部工作效率和能力。主要对各单位群众反响强烈的突出问题,能够解决、但还没有解决,或正在着手解决的问题分行业、分类进行“问政”。每期安排一个单位,每次问政节目安排1个专项问题,设置的问题具有代表性,可以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反映单位工作职能和职责。百姓质问民生,部门接受考验。“电视问政”主要通过到问政单位点对点采访,分批分阶段开展,每周播出一期,每批“问政”活动都会提前向问政单位下发采访时间表或通知单,拍摄过程中,群众反映的问题“什么时候解决”或“怎么样解决”,会成为被问对象的必答题,被问政单位领导必须当面回答,给群众一个交代。单位要讲清楚是谁的责任、如何整改、什么时候整改。问政节目录制编辑后立即播放,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跟踪整改落实,形成长效机制。为保证“问政”效果,防止“电视问政”流于形式,由记者通过深入问题现场、随访群众等方式追踪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对按时保质完成承诺整改的在电视上进行公示;对问题没有按要求解决的,进行再次问政,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同时,建立成效机制,分批次、分阶段对单位开展问政,首批电视问政确定了与群众密切相关、反映强烈、必须立即着手解决的问题所涉及卫生局、教育局、民政局、政法委4个单位。转变为政观念,树立政府形象。“电视问政”把部门领导放在事件现场,在现场被主持人和群众代表追问和质询,转化了角色,打破了“一团和气”,开通了新的民意渠道,通过电视问政,也彰显了县委、政府敢于直面问题的勇气、虚心接受群众批评的态度、切实解决问题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