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_实验报告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石门二中化学实验报告单年级:高一班次姓名:同组人:月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实验名称: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实验目的:练习固体的取用、溶解、实验仪器的组装等基本操作;加深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的理解。实验原理:Na2CO3和NaHCO3的性质:①水溶液都显碱性;②热稳定性不同。实验用品:试管、药匙、玻璃棒、蒸馏水、酒精灯、铁架台、带塞子的导管、玻璃片、标准比色卡、Na2CO3固体粉末、澄清石灰水、PH试纸、NaHCO3固体粉末、实验步骤、现象、与装置图:(各约1g):(1)观察二者外观上的细小差别,分别滴入几滴水,振荡试管并用手摸一摸试管底部,观察现象。(2)继续向试管内加入10mL水,用力振荡,观察现象。(3)向试管内滴入1~2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向碳酸钠(左)、碳酸氢钠(右)(4)在下表中记录实验现象,并得出初步结论。的水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4)在htTp://s/,并得出初步结论。,观察现象。实验结论:,Na2CO3的溶解度比NaHCO3的溶解度;,Na2CO3溶液的碱性比NaHCO3溶液的;,受热不分解,固体不稳定,受热易分解。鉴别碳酸钠和碳基础大放脚实训报告砖基础大放脚砖基础砌筑实训报告一、实训名称砖基础大放脚砌筑二、材料及工具材料:砖、水泥、砂工具:大铲、线坠、直尺、小水桶、墨线盒、筛子、扫帚、八字靠尺板、抹泥板、砌砖刀等。三、%。%。,不应有通缝。,当不能同时砌筑时,应留置斜槎。。四、砌筑前准备拌制砂浆、放好基础轴线及边线、用干砖试摆,确定排砖方法和错缝的位置。五、砌筑方法及形式砌法:砖基础宜采用“三一”砌筑法,及一铲灰、一块砖、一揉压。(1)等高式大放脚:每二皮砖一收,每次收进1/4砖长加灰缝((240+10)/4=)。(2)间隔式大放脚:二皮一收与一皮一收相间隔,每次收进1/4砖长加灰缝((240+10)/4=)。形式:砖基础大放脚一般采用一顺一丁的砌筑形式,即一皮顺砖与一皮丁砖相间,上下皮垂直灰缝相互错开60mm。大放脚最下一皮及墙基的最上一皮(防潮层下面一皮砖)应以丁砖为主。六、施工工艺流程拌制砂浆→放好基础轴线及边线→用干砖试摆,确定组砌方法→排砖撂底→砌筑→抹防潮层七、实训总结这次实训是在下午,烈日当空,小组成员,无论男生、女生,都是卯足了干劲,并没有由于天气的炎热而受影响,通过几次实训下来,小组成员之间的默契度和团结协作、团队意识都明显大过于从前,这基础大放脚实训报告充分的说明,实训拉近了同学们之间的距离,让我们在实训中收获了真挚的友谊。这次砌筑基础大放脚实训,让我们了解砖基础是如何砌筑的。我发现,无论有多少种砌筑方法,有多少种理论成立,一旦与实际相结合,理论和实际是有差别的。通过老师的指导、同学的建议、组员的摸索、探讨,合众人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