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肌力测定方法.doc

格式:doc   大小:277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肌力测定方法.doc

上传人:坐水行舟 2019/7/8 文件大小:27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肌力测定方法.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通过触摸肌腹、观察肌肉对抗肢体自身重力及由检查者用手法施加的阻力,观察患者完成动作的能力,从而评定患者的肌力。莅(1)程序:螃①正确摆放患者的体位及被检测部位的位置。螁②充分暴露患者的受测试部位,近端肢体固定。薆③检查测试部位的轮廓,比较两侧肢体同名肌的对称性,必要时测量两侧肢体的周径大小。膄④上肢、下肢及躯干肌群的手法肌力检查方法见表1、表2、表3。袃膂芈膇羃艿罿(2)基本原则:羆①依据评定者施加阻力大小并与健侧对照进行判断。肃②依据肌肉或肌群能否作对抗重力(垂直运动)运动进行判断。虿③依据肌肉能否作全范围的运动进行判断。蒇④如肌肉收缩不能引起关节活动时,依靠目测或触诊肌肉有无收缩进行判断。螄(3)评定标准:如能完成运动并能克服充分的阻力与健侧相近,为5级肌力;能克服中等阻力为4级肌力;能对抗并仅能抵抗肢体自身重量完成动作,为3级肌力;如不能克服肢体自身重量完成运动,但能在水平面上、无负荷下完成运动,为2级肌力;如无明显运动可见,但能触到肌肉收缩,为1级肌力;如无可感觉到的肌肉收缩,则为0级肌力。膃在手法肌力评定中,可根据检查情况使用“-”或“+”号。肀常用手法肌力检查的评定标准见表4。腿蒃(4)注意事项:芃①检查前应向患者说明检查目的、步骤、方法和感受,消除患者的紧张,取得最大合作。蒁②为了准确把握施加阻力的大小,应首先检查健侧同名肌。蚇③保持正确的检测位置,以确保正确判断肌力的级别。防止替代动作出现错误的肌力评定。薆④施加阻力时,要注意阻力的方向应尽可能与肌肉或肌群牵拉力的方向相反;施加阻力的点,应在肌肉附着处的远端部位上。莂⑤在消除重力影响方面,可采用让肌肉或肌群在水平而光滑的表面上活动;或用悬吊带将测试部位吊起悬空,随肌肉活动而同步地作水平运动。蚈⑥检查中如有疼痛、肿胀或痉挛,应在结果记录中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