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肌力测定方法.doc

格式:doc   大小:553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肌力测定方法.doc

上传人:春天资料屋 2022/7/5 文件大小:55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肌力测定方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手法肌力评定
在特定 体位 下让患者作标准动作,经过触摸肌腹、观
察肌肉抗衡肢体自 身重 力及由 检查 者用手法施加的阻力,
察看患者达成动作的 能力 ,进而评定患者的肌力。
屈曲肌
的肌力大小,其正常值约为握力的 30% 。
③背拉力测定:用拉力计测定,测试时双膝挺直,将
把手调理到 膝关 节以上高度, 而后 作伸腰动作,使劲向上
拉把手。 背肌力的大小可用拉力指数评定。拉力指数=拉
力( kg )/体重( kg) ×100% 。往常拉力指数正常值:男性
为 105% ~ 200% ,女性为 100% ~ 150% 。注意: 此测试方法易惹起 腰痛患者症状加重,不宜用于腰痛患者或老年人
以及 骨质松散 患者。
④ 四肢大关节 肌肉测定:用等速测力仪测定,测试时
将测试程序 设定 为等长测试模式(运动速度为 0°/s),以
测定一组肌群的最鼎力矩值、最鼎力矩保持时间及其余肌
肉功能 有关参数。
2)等张肌力测定: 在标准姿位下测定一组肌群在作等张缩短时能使关节作全幅度运动时的最大阻力。
①运动负荷:哑铃、砂袋、杠铃片或其余定量负重的
运动器材。
②测试指标:以试举重物进行测试,作 1 次运动所能承受的最大阻力称 1 次最大阻力( 1RM ),达成 10 次连续运动所能承受的最大阻力为 10 次最大阻力( 10RM )。
③注意事项:进行等张肌力测试时须对试用阻力作适
当预计,若多次频频试举,宜使肌肉产生疲惫,影响测试
结果。
3)等速肌力测定: 运用等速测试仪器能够测定肌肉在进行等速运动时肌力大小和肌肉功能。测定范围包含四
肢大关节运动肌群及腰背肌的力量大小,可供给运 动功 能
评定、 运动系统 伤病的协助诊疗及疗效评论的正确指标。
①测试仪器:采纳特意的等速测试仪器。
②程序:
A. 测试前准备:开机, 校准仪器。
测试体位:依据测试要求,摆放患者体位,对患者进行优秀固定。
调理测试仪器:依据不一样测试肌群,调理仪器的动力头地点,使关节活动轴心与动力头的轴心相对应;调理
动力臂的长度;设定关节 解剖 0°位和关节活动范围;必需时进行肢体称重。
测试方式:分为等速向心测试和等速离心测试。等
速向心测试指肌肉采纳向心缩短方式,即肌肉缩短时 纤维缩短。等速离心测试指肌肉采纳离心缩短方式,即肌肉收
缩时纤维被动延伸。 临床常用等速向心缩短方式进行测试。
测定速度:采纳慢速和迅速两种测试速度。测试速
度在 60°/s 或 60°/s 以下时为慢速测试, 主要测定肌肉力量;测试速度在 180°/s 或 180°/s 以上时为迅速测试, 主要测定肌肉耐力。
测试次数: 在正式测试前, 应先让患者进行 3 ~ 4 次展望试,以使患者熟习测试方法和要领。慢速测试时,测
试次数为 4~ 6 次;迅速测试时,测试次数为 20 ~ 30 次。
间歇时间:测试中每种测试速度之间往常间歇
1min ,以使肌肉有短暂歇息。耐力测试后需要间歇
以上。双侧肢体的测试间应间歇 3 ~ 5min 。
H. 测试频次 :测试频次应依据伤病的愈合状况以及训
练的成效断定。一般在痊愈训练中,为了评论痊愈治疗的
疗效,宜每个月测试 1 次。
③等速肌力评定指标:
峰力矩:指肌肉缩短产生的最鼎力矩输出,即力矩曲线上最高点处的力矩值,代表了肌肉缩短产生的最大肌力。单位为牛顿 ·米( Nm )。
峰力矩体重比:指单位体重的峰力矩值,代表肌肉缩短的相对肌力,可用于不一样体重的个体或人群之间的肌力比较。
峰力矩角度: 指力矩曲线中, 峰力矩所对应的角度,代表肌肉缩短的最正确使劲角度。
总作功: 即力矩曲线下的总 面积 。单位为焦耳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