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分析.doc

上传人:raojun00001 2019/7/8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分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分析龙源期刊网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分析作者:孙兆昕来源:《财税月刊》2015年第04期财政部发布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自2014年1月1日起实施,《内控规范》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管理的政策依据和指导文件,明确了实施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原则,详尽提出了关于预算、收支、采购、合同、资产、基建六个方面的风险防范及业务控制方法,为广大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提升内部管理水平、有效预防经济风险、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三公经费”等重大政策制度提供了坚实保障。一、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会计账务处理不规范主要表现在:原始凭证管理不规范。不少单位对原始凭证审核粗糙,原始凭证规定的内容填写不全、手续不严密,购买实物的凭证只有经手人和领导签批,没有验收人签字;一些单位自制原始凭证,格式和内容都不规范。有的收入挂在往来账或者直接不入账,以此来隐藏收入。(二)费用支出缺乏有效控制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行政经费的支出普遍缺乏严格的控制标准。只要有相应审批人员签字同意,会计人员就予以报销。专项经费被挤占、挪用现象也较普遍,致使专项资金未能发挥其应有的资金效益。费用支付流程控制体系不够完善,有些经济事项没有明确的审批控制业务流程。(三)财务与业务管理脱节财务部门只起到“核算”、“付款”作用,对单位重要事项的决策、实施过程和结果均不了解,未能对业务部门实施必要的财务管理和内部监督。(四)固定资产管理薄弱实行政府集中采购制度以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购置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对资产的使用管理仍缺乏相关的内部控制,重购轻管现象比较普遍。(五)票据管理不够严格到位,漏洞较多票据的购、领、用、核销未按规定建立相应台账;对票据使用情况未建立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制度,导致一些执收部门延期上缴相应收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规范探讨龙源期刊网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规范探讨作者:魏恒祥来源:《中国经贸》2015年第22期【摘要】本文对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做简要回顾,着重对内部控制制度的不足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希望能够推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科学化管理方法。【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一、我国国内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也是我国的建国初期,对于内部控制的概念也是处于萌芽阶段,内部控制的作用也仅仅是账目核对和职权的分工方面,还停留在内部会计控制的基础内容上。并且只有少数一些工作单位才会建立起内部控制,效果可见一斑。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行政规定于1996年12月下发的《独立审计准则第九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这一规定体现了我国正在不断的加强内部会计控制的规范建设,明确了内部控制的意义,也使得我国正式步上了现代内部控制建设的道路。第一部关于内部控制要求的法律颁布于2000年7月的新《会计法》,严格规定了,工作单位必须建立、健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2008年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在次年开始在上市公司推行。2010年五部委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2012年发布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并于2014年全面施行。这些制度的一步步完善都体现出了我国不断的推进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我国在从建国以来,一直在建立、健全关于内控制度的规范,这些做法都为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二、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存在的不足尽管国家如今对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重视度越来越高,但是真正落实到各个行政事业单位里还是远远不够的,行政事业单位却没有对内控制度有着充分的重视态度,仍只是停留应付在我国制定的制度上面。,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任职的会计人员,并没有依照我国有关《会计法》规定的要求而担任了会计。主要是因为会计人员的缺乏,再加上如今有些单位上的预算并不需要会计的集中核算,单位只能临时向其他单位调任其他非会计人员任职,因此很多任职人员的会计资历都还达不到会计师的专业标准,这必然会给会计工作带来负面影响,例如会计账簿书写不规范,重要凭据缺乏妥善保管等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强化基础管理,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第三条本制度包括行政、人事、后勤三大部份。公文管理细则第一条目的:为增强公司公文的印制、呈批、传达及管理的规范性,特制定本实施细则。第二条适用范围:适用与公司的内部呈文和外来公文。第三条管理权限:行政办公室第四条公文的管理程序:、核稿、登记、批办、承办、签发、印刷、用印、传递、归档等事项。:(1)公司收文的范围:各级政府来文、行业管理部门来文以及其它单位来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