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江苏宣传工作动态社科基金成果专刊第20期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2015年8月31日加快我省网络群体性事件舆情疏导的对策建议摘要:近年来,我省网络群体性事件呈现出总体增长率稳且集聚性强、公众参与度高且猎奇心强和事件触发点多且隐蔽性强等基本态势,据此反映出我省在网络群体性事件舆情疏导方面还存在着疏导机制尚待优化细化、治理体系有待增强加强、网络舆论亟待统一划一等突出问题。为此,要健全舆情监测机制,建立多维治理体系;要细化舆情疏导机制,分类制定应急预案;要构建多方联动机制,优化现行管理体制;要形成自有对话机制,协调官民良性互动。近年来,网络群体性事件呈现出高发态势,已日益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苏州大学叶战备老师主持的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舆情疏导与治理体制研究”,总结并剖析近年来我省网络群体性事件舆情疏导的基本态势和存在问题,据此提出加快我省网络群体性事件舆情疏导的对策建议。一、。近年来,江苏网络群体性事件总体呈现出平稳态势,发生频率相较于广东、北京等高发地区要小,但也爆发了几起较为引人注目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如2008年的周久耕天价烟事件、2012年的启东事件等。从发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区域分布来看,苏南地区发生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占比70%以上,比苏北要多。究其原因可能在于苏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高,是全国的典型,相类似的事件更容易被媒体和网络关注。。作为经济发达省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江苏各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也逐步显现。据调查,我省近几年网络群体性事件涉及广泛,触发点多,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其中,民生和反腐领域最为集中,%。比较典型的民生问题有启东事件、梧桐让路事件等;关注度比高的反腐事件有微博开房门、阜宁刑满释放官员重新入编和泰州下跪书记事件等。总的来说,我省网络群体性事件不仅触发点较多,而且还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这给触点监测及事件分析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以2013年泰州下跪书记事件为例,该事件的表面诱因是“超标准公务接待”,但仔细探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与部分群众对当地化工项目上马及补偿问题的不满相关,而该问题此前并未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随着互联网的推广普及,越来越多的公众会通过选择网络汲取信息、发表观点和表达诉求,这促使我省参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规模不断扩大。而且,伴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新媒体工具参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体量也不断增长。如在2015年6月南京惨烈车祸案中,据全网舆情监测显示,在该事件发生两天后,相关网页新闻报道量超过4500篇,论坛、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量逾6000篇。引发公众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的原因,可能主要是由其猎奇心所致。经发现,大多数参与其中的网民与该事件并无直接的利益关系,主要是受好奇心以及网络英雄主义的驱使。如在启东事件中,据百度指数分析,关注该事件的多数网民均是抱着猎奇心进行网络围观或舆情参与的。二、。近年来,我省各地十分注重网络舆情治理工作,不断推出相关制度规定,对网络舆情疏导与治理工作也提出了诸多要求和措施。在所提的各项要求和措施中,各地也都几乎无例外地谈到了要高度重视网络舆情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