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苏轼的一生及其诗词的研究.docx

格式:docx   大小:61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苏轼的一生及其诗词的研究.docx

上传人:pppccc8 2019/7/9 文件大小:6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苏轼的一生及其诗词的研究.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苏轼的一生及其诗词的研究组长:夏陈纯(高二4班)组员:姚叶清、瞿超、王春杰、林伟伟、朱斯维指导老师:吴强一、研究方案1、 研究目标:通过对苏轼一生及其诗词的研究,了解其一生为了诗词创作的艰辛历程,了解其诗、词、文、画的风格特点,了解其在宋代的历史地位以及对中国诗、词发展的深刻影响,同时通过对其诗词的赏析,陶冶情操,增长知识。2、 研究内容(1) 苏轼的一生;(2) 苏轼的诗词等;(3) 苏轼当时的历史地位和影响3、 研究方法(1)文献法;(2)调查法(讨论、采访等);(3)实践、思辨、筛选的方法二、研究活动计划1、 2007年7月1日一7月10日:课题设计,人员分工等2、 2007年7月11口一7月20口:情报资料收集等3、 2007年7月21H—7月31H:展开讨论采访有关语文老师等4、 2007年8月1日一8月15Id:分析、研究5、 2007年8刀16—8J]31H:撰写研究报告三、活动结果记录1、 2007年7月5H:开展讨论、分工安排等2、 2007年7刀13H:网上搜寻资料3、 2007年7月21H:图书馆收集资料4、 2007年7J]28H:讨论、分析、整理资料5、 2007年8月5日:采访有关语文老师对苏轼的评价6、 2007年8月16口:讨论研究课题报告四、课题报告1、苏轼的一生: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他的父亲苏洵,即是《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晩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J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大家。嘉祐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在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屮进士。嘉祐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服满还朝,仍授本职。苏轼几年不在京城,朝里己发生了天大的变化。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当国王安石意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I口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S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故很不同意宰和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苏轼在杭州呆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这样持续了有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叩勺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S苏轼坐牢103天,儿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白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