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平面镜成像.doc

格式:doc   大小:308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平面镜成像.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9/7/9 文件大小:30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平面镜成像.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2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授课教师:牡丹江市第四中学常晶【设计思想】“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教学理念《平面镜成像》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体验非常丰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与平面镜成像有关的物理现象联系起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物理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兴趣。,注意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本节课通过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善于发问、质疑的良好****惯,鼓励学生制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和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学****建立基础。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只有当学生对物理有了兴趣,才能有学****的乐趣,进而发展到有研究物理的志向。在本节课通过课前的小游戏引入,为学生创设学****情境,激起学生的欲望,引导学生感悟科学的奥妙;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通过实验研究问题、思考问题的****惯,发展学生终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教材分析】,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从观察或实验引入的,符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平面镜成像特点”,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者情况分析】,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较强的观察能力。通过八年级(上)前几章物理的学****已经具备初步的实验探究能力以及基本的物理研究方法,正处于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并且具备了“物与像”的生活体验,如河水“倒映”岸上的景物等有关事例,但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掌握正确使用刻度尺有关知识,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体验,进而使学生由对生活现象的初步了解,通过实验探究──观察现象──逻辑推断,最后上升为理论认识,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目标】(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4)初步了解平面镜的应用。(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3)通过观察,感知平面镜对光线的作用。(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2)通过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3)通过对平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重点与难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比较复杂,找准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位置、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是学生认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关键。学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