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七星庙保护管理规划-陕西文物保护单位管理规划应用平台.doc

格式:doc   大小:1,229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七星庙保护管理规划-陕西文物保护单位管理规划应用平台.doc

上传人:likuilian1 2019/7/10 文件大小:1.2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七星庙保护管理规划-陕西文物保护单位管理规划应用平台.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06目录第一章 总则 -1-一、规划对象概况 -1-二、规划性质 -1-三、规划依据 -1-四、规划期限 -2-第二章 遗产构成 -2-一、遗产概况 -2-二、环境概况 -3-三、历史沿革 -4-第三章 价值评估 -4-一、历史价值 -4-二、科学价值 -4-三、艺术价值 -4-四、社会价值 -4-第四章 保存现状 -5-一、本体保存现状 -5-二、保护工作现状 -5-三、环境现状 -6-四、管理现状 -6-五、展示利用现状 -7-六、研究现状 -7-七、破坏因素 -8-第五章 保护区划 -8-保护范围 -8-第六章 管理规定 -8-保护范围管理规定 -8-第七章 保护措施 -9-一、保护措施制定要求 -9-二、本体保护措施 -10-三、环境整治措施 -10-四、安全防护措施 -11-五、保护管理措施 -11-六、展示利用措施 -12-第一章 总则一、:明清道教庙宇。俗称昊天宫,又名无梁殿。始建年代不详,明万历五年(1577)重修形成现有格局。古戏《石塘关》里杨继业与佘(折)太君成婚的故事,传即发生于此。七星庙坐北向南,平面呈长方形,占地约600平方米,现存正殿、前殿。建筑内收形成方锥状穹窿顶,融合有西北少数民族的营造风格,为陕西现存该类建筑的代表作。:位于榆林市府谷县孤山乡北门墕村。:1992年公布为第三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二、规划性质本规划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七星庙的文物保护管理专项规划。三、(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5)(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5)(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2013)(6)《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15)(7)《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2004)(8)《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2004)(9)《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2003)(1)《陕西省文物保护条例》(2012)(2)《陕西省环境保护条例》(1997)(1)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七星庙(2)《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西安地图出版社(1998)四、规划期限2017年—2030年第二章 遗产构成一、遗产概况七星庙坐北面南,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为1265平方米。庙内由正殿、殿外卷棚和前院厅殿组成。,坐北面南,单檐歇山式无梁殿建筑。顶覆灰瓦、脊兽,内壁四面起墙,磨砖对缝,八角上攒叠筑,最后一砖收顶,中为砖雕倒垂莲花,,砖面雕莲瓣。,,高约13米。此殿前檐辟三个拱形门洞,、,、。墙后壁有两个通风孔,,。,面对前殿。为硬山式卷棚拱形枕头窑式砖结构建筑,,,高约5米。卷棚亦辟三门洞,、,、。,外观为单檐歇山式四角攒顶无梁殿建筑。,,高约7米。该殿南北各辟一门二小窗,、,、,南面门额上嵌石匾,刻“昊天宫”三字,殿东、西各开硬山拱形小门一座,南面有砖栏踏步,共22级。二、(1)地质地貌:七星庙所处区域为黄土梁峁沟壑区,梁峁之间纵横交织分布有大大小小的沟壑,地表破碎,地面生长杂草。这种地形岩性均一,汇水面积小,水土流失严重。(2)气候特征:气候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气温较差和日温差均较大,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雨热同期。℃,无霜期平均170天。降水年际变化大,年平均降水量为400~440毫米,日照时间长,春季多风沙,主导风向为西北风。(3)植被:七星庙所处区域土质疏松,适宜植物生长,地表主要为沙蒿、冰草等沙生植物。(4)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旱灾、洪涝、霜冻、冰雹、暴雨、水土流失,其中旱、涝、霜、雹灾害频发。(1)交通环境:庙南山下500米处的榆(林)—府(谷)公路是榆林境内的主要交通道路,交通较为便利。(2)聚落环境:七星庙四面环山,西南300米处为城内村,现有居民160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