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大国博弈:-两个人同时犯了错,站出来承担的那一方叫宽容,另一方欠下的债,早晚都要还。-不爱就不爱,别他妈的说我们合不来。本文由木易小超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大国博弈:中美新能源竞合大国博弈: 导读: 最终将在那些进军中国市场的美国新能源企业身上导读: 而美国的新能源战略, 现实地逐一体现。在中美新能源合作大幕即将拉开之前,从已经深入中国市场的美国光伏巨头 First Solar 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它在中国市场的野心和困顿。
2011 年 1 月,在中国贸易代表团访美之行中,中美在新能源领域达成的一系列合作, 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此间, 中美两国政府与企业签署了多项协议, 总额逾 230 亿美元,其中仅清洁能源领域就超过 200 亿美元,范围涉及核电、风电、太阳能、水电、智能电网等多个领域。“中美新能源合作空间巨大, 并且在推动各自经济发展和改善环境方面都有极大好处。”近日,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赵玉文表示,新兴可再生能源是世界关注的焦点,也是社会转型的关键,中美双方应当共同促进这一市场的发展。赵玉文参加了第二届中美清洁能源务实合作战略论坛,这也是此次中国贸易代表团访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能源领域,中美双方的合作,已经开始从框架性协议进入到具体项目。”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一系列具体项目的签订,标志着中美新能源合作开始正式进入实质性领域。不过,在看好中美在新能源领域合作前景的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一战略领域,中美亦是直接的竞争对手。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能源消费国,在全球新能源市场谋求话语权,对于中美两国来说,均具有极其重大的战略意义。近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于宏源撰文称,“我们仍需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美国政府把中国看成最强劲的经济竞争对手,随着中国在新能源领域日益领跑世界,中美新能源领域的合作潜力可能有限,新能源可能成为未来双方竞争和冲突的新领域”,“美国不会容忍中国在新能源革命中领跑世界,它势必从战略、贸易和技术标准等方面对中国的新能源发展进行遏制。”而美国的新能源战略, 最终将在那些进军中国市场的美国新能源企业身上现实地逐一体现。在中美新能源合作大幕即将拉开之前,从已经深入中国市场的美国光伏巨头 First Solar 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它在中国市场的野心和困顿。新能源大单背后
中美签订新能源合作大单,一个不可忽视的背景是,2010 年 10 月,美国政府曾发动了一场针对中国清洁能源产业的 301 贸易反垄断调查。当时,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称,中国政府为其风能、太阳能、电池及节能汽车等产品提供了不公平的支持,导致美国相关企业的利益受到损害、美国的贸易逆差增大、美国在此类行业的就业机会减少。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列举的中国“违规”罪状包括“出口限制、歧视外国公司”,以及“商品进口要求技术转让、补贴国内公司”等等。美方还称,中国政府自 2007 年起对光伏产业实施了多个扶持政策,中国政府还给电池生产企业提供了很广泛的支持,包括津贴、减税、优惠贷款、土地及其他补贴。显然,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一个副作用便是贸易争端日益增加。商务部副部长钟山在近期召开的 2011 年全国贸促工作会议上表示,2010 年全年中国遭遇贸易摩擦 64 起,涉案金额约 70 亿美元。而大规模商业采购,或许被视为国际贸易争端的缓冲剂。此前两个月,中国签署的经贸大单就已经近千亿美元。 2010 年 12 月 15 日至 19 日,中国与印度和巴基斯坦大约签署了 45 项总价值超过 200 亿美元的协议,涉及电力和医药等领域。2011 年 1 月 4 日至 12 日, 中国与西班牙、德国、英国分别签署了 75 亿美元、87 亿美元、47 亿美元的经贸协议。在赵玉文看来,在某种意义上,中美新能源合作,亦可视为缓解中美贸易争端的重要手段,“在第二届中美清洁能源务实合作战略论坛上,签订的主要是对美国新能源的投资协议。”公开资料显示,在中国贸易代表团访美期间,中美签订了超过 200 亿美元的新能源合作协议。“新能源虽然总体量不大, 但却是引起广泛关注并且可以实现双赢的合作领域。
”林伯强称,对于美国而言,中国有世界最大风能市场,而且太阳能市场也极具潜力,因此,中美合作能给美国新能源厂商带来大量的订单和利润,而对于中国而言,美国有世界最先进的新能源技术,因此,中美合作能快速提升中。奥巴马的“国策”
早在 2009 年 9 月,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之初,其便将“新能源战略”提升至了美国国策的高度。奥巴马上任后,在国会发表首次演讲时,就呼吁加强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并重申将在 3 年内使美国的新能源产量翻一番。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