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
鲁迅
教学目标
1、认识鲁迅。
2、学习本文具体生动地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3、理解并学叙事件。
4、理解课文运用对比的写法,表达了对两种不同生活的热爱留恋与厌恶;学习鲁迅先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认识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
返回
预习提示:(第一课时)
1、通读课文,读准字词。
2、根据标题分析,文章按什么顺序写作的?内容可以分几部分?
3、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作者更喜欢哪一个?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为什么?
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
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集《二心集》、小说集《彷徨》、《呐喊》、《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1918年发表我》,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我们曾学过他写的散文《风筝》。
__________
中年鲁迅
《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搜集了10篇文章,大部分作品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本篇文章时鲁迅已经40多岁了。这部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
意思是:
早上的花到傍晚才拾
取,比喻青少年时代的生活情景到晚年回忆,含蓄而富有诗意。
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还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转成离奇和芜杂的文章。或者,他日仰看流云时,会在我的眼前一闪烁罢。
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存留。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选自《朝花夕拾》,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的散文, 写于1926年,当时作者45岁。
鲁迅儿时读书的地方叫什么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