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读书交流会发言稿小学.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读书交流会发言稿小学.docx

上传人:xiang1982071 2019/7/12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读书交流会发言稿小学.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读书交流会发言稿小学我要跟大家交流的书目是《名师备课经验》。这本书中详细地为我们介绍了以下17位语文名师的备课经验,相信每一位语文老师都会很熟悉这些响当当的人物,他们都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领军人。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很好地借鉴名师们的“备课智慧”,寻觅“有效备课”的路径。细读名师们的备课经验,他们的方式方法各有不同,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但却始终洋溢着一种情怀,那就是用心、用情、用力。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他们在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全身心地备课。他们在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时,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一点:“要真正做到课堂师生生命活力的张扬,课前的准备至关重要。只有备课预约的精彩,才有课堂教学的精彩。”品味名师们的备课经验,他们的每一份设计无不闪动着他们的教学思想,流动着他们生命的活力。即使是一篇已经可以熟读成诵、执教很多次的课文,再次执教时,这些名师们仍旧会花大量的精力去反复思考,重新整合教材,研究学生,设计教法。这种孜孜以求、追求完美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下面,我仅推荐特级教师赵景瑞老师的宝贵经验:《语文教学“全程备课”的三部曲》与大家共享。第一部曲:课前的预设备课——前奏曲。看重教材。教材是新课标精神的体现,是语文教学任务的依据,是教学内容的载体,也是教学过程的支架。所以,必须看重教材。看透教材。我们应当做教材的真正主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作为例子,目的是为了学生。学生不是为教材服务,而是教材为学生服务。语文教材的文章大多数不是为学生写的,而是选来借用的,用来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看透这一点,就会跳出教材思考。语文教材犹如“煤块”,可以再利用,看透这一点,就会在深刻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开发、驾驭教材。学习课文要着眼于过程与方法,变学会为会学,形成阅读能力及习惯。要在语境中学语文,不能离开语境孤立地学词法、句法、章法,要联系生活,要联系上下文。理解教材,在形成共识的前提下,应鼓励学生共创。看清这一点,对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将大有裨益。钻透教材。 1、钻“面”。要整体把握课文,不仅要理解每段具体内容,而且要抓住全文的主要内容。 2、钻“线”。纵向地整体把握课文,是深层地整体把握,犹如穿糖葫芦,要抓住糖葫芦的那根竹签。一般要钻好结构线、主旨线、情感线。 3、钻“体”。就是以文本为依托,了解文本背后的内容,了解写作背景,补充有关资料。 4、钻“点”。应善于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牛鼻子”,以一滴水去透视太阳,钻研反映整体的字、词、句、段……用足教材。要让教材为学而用,就要善于用足教材。可从以下几点去备课: 1、品点。要品味语言的音、形、意、道、境、情、采; 2、扩点。教材给教师和学生留出了再创造的空间,每篇课文都有简略处、省略处、概括处、延伸处,这正是给学生练语的空间,是极好的扩点。 3、疑点。也就是要启发学生多提几个为什么。 4、异点。学生的认识可能会有不同,鼓励求异,开拓创新的空间,备课时要抓住异点,开展创造性的语文实践活动。 5、争点。就是要善于抓住教材揭示的矛盾冲突,引发学生讨论、争论。 6、联点。就是要找到文章的比较点、联系点,引导学生发现、解读、运用。 7、移点。就是要让学生转换角色,角色扮演,移角色、移情境、移情感,实现与文本的真正对话。 8、评点。通过自我建构,去评价作者、评价人物、评价情节、评价观点、评价语言等。 9、融点。就是融入课外有关信息,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