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猪肺疫
概述
巴氏杆菌病,猪肺疫又称猪出血性败血症,是猪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发病特征:急性的常呈败血症病变,死亡率高;慢性的临床表现为慢性肺炎或慢性胃肠炎,多与其他疾病(猪气喘病、猪瘟等)混合感染或继发。
本病是危害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世界各地都有。在猪场中不易清除,采用早期断奶,将母猪与仔猪分开,减少母猪传给仔猪的机会,取得一定的成效。
病原
形态特征:细小,两端钝圆的球状短杆菌,多散在,不运动,无芽孢。新分离菌有荚膜。G-,碱性美蓝染色时两极浓染;
菌体分布:病畜全身各组织、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少数慢性病例存在于肺脏小病灶;健康家畜存在于上呼吸道。
抵抗力:差。普通消毒药物可将其迅速杀死。干燥空气 2~3d,血液、排泄物和分泌物中6-10天,腐败尸体中1-6个月。对热敏感。对磺胺、土霉素敏感。
流行特点
易感动物:能感染多种动物,猪是其中一种,各种年龄的猪都可感染发病。
一般认为本菌是一种条件性病原菌,当猪处在不良的外界环境中时病原菌大量增殖并引起发病。
传播途径:经消化道而传染给健康猪;也可由咳嗽、喷嚏排出病原,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此外,吸血昆虫叮咬皮肤及粘膜伤口都可传染。
本病一般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冷热交替、气候多变、高温季节多发,一般呈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
症状
(1)最急性型:俗称“锁喉风”。败血经过,突然死亡。较慢病例体温41 ℃以上,呼吸困难,心跳急速,粘膜发绀。耳根、颈部及下腹等处发生红斑。最为特征是咽喉肿胀,坚硬而热,导致呼吸困难,呈犬坐姿势,口吐白沫,窒息而死。病程l~3d。
(2)急性型
①本型最常见。体温升高至40~41℃,初期为痉挛性干咳,后变为湿咳。严重时张口吐舌,呈犬坐姿势,鼻流铁锈色鼻液。
②初期便秘,后期腹泻。
③皮肤出现红斑,后期衰弱无力,卧地不起,多因窒息死亡。病程5~8天,不死者转为慢性。
(3)慢性型
主要表现为肺炎和慢性胃肠炎。时有持续性咳嗽和呼吸困难,有少许液性或脓性鼻液。关节肿胀,常有腹泻,食欲不振,营养不良,有痂样湿疹,发育停止,极度消瘦,病程2周以上,多数发生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