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矿产开发利用有了“红线”我国矿产资源“三率”指标研究进入收官阶段“‘三率’(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指标要求是一条‘红线’,也是矿山企业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最低标准。2013年,我们将继续开展油气、铁、铜、铅、锌、萤石、稀土和钾盐等9个矿种的‘三率’指标研究,其中铁、铜、铅、锌4个矿种5月底完成,萤石和稀土6月底完成,钾盐7月底完成。”近日,在江西赣州举行的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指标座谈会上,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司副司长许大纯作出上述表示。许大纯认为,此举也标志着我国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指标研究进入最后收官阶段。变“糊涂账”为“明白账”国土资源部开展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指标研究并非偶然。我国矿产资源具有“三多三少”的特点,即“贫矿多、富矿少,中小型矿多、大型超大型矿少,共伴生矿多、单矿种矿少”,这种现状直接决定了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坚持资源节约优先原则,不断提高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和效率。“对症”才能“下药”。要想提高矿产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和效率,首先必须掌握当前我和综合利用率状况。然而,长期以来,业界对此却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一种业内盛传已久、据说得到官方认可的说法是,我国矿产资源总体回收率和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分别为30%和35%左右,比要低20个百分点。但是,对此说法,业内一些权威专家却并不认同。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所长刘亚川就认为,我已经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世界上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品位是最低的。“从总体上说,国外基本上开的都是富矿和易选矿,而我们开的多是贫矿和难选矿,前者的选矿指标和生产成本要大大好于后者,如果硬要把二者放在一个标准下来对比是很不科学的。”刘亚川分析说,“我国矿产资源总体回收率和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分别为30%和35%左右的说法,直到现在也没有具体的出处和考证,很可能是人云亦云、以讹传讹。”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对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仍旧难以厘清的现状。自2010年起,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在两部联合对专项实施检查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因缺乏统一标准体系,而无法衡量矿山企业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问题。为贯彻落实节约优先战略,查清我国重要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现状,2012年6月27日,国土资源部以国土资发〔2012〕105号文下发了《关于开展重要矿产资源“三率”调查与评价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开展煤炭、石油、天然气、铁、锰、铜、铅、锌、铝土矿、镍、钨、锡、锑、钼、稀土、金、磷、硫铁矿、钾盐等22个重要矿产的“三率”调查与评价工作。《通知》特别指出,全国重要矿产“三率”调查与评价是一次重要的矿情调查,目的是掌握我国重要矿产资源“三率”情况和技术工艺现状,建立科学合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评价体系,满足矿产资源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需要。据了解,这项工作开展以来,共调查矿山2万余个,每个矿山收集数据近70项,为建立科学合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评价体系,制定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政策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开展全国重要矿产“三率”调查与评价、摸清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情况的基础上,国土资源部也正式启动了“三率”指标的研究工作。“从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