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种子的构造.doc

格式:doc   大小:79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种子的构造.doc

上传人:drp539606 2019/7/14 文件大小:7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种子的构造.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知识背景      实验目的       仪器、材料与试剂       实验步骤      思考题      电子课件      种子是种子植物特有的结构,也是种子植物的繁殖单位。种子内含有新一代的幼小植物体。植物种子一般由种皮、胚乳和胚三部分组成。根据成熟种子有无胚乳,可分为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两种类型。根据胚的子叶数目的不同,又可分为双子叶植物种子和单子叶植物种子。根据种子萌发时,子叶出土与否,可分为子叶出土幼苗和子叶留土幼苗。一、。。。二、仪器、药品与材料(一)实验材料    吸涨后的蚕豆(ViciafabaL.)种子与幼苗,蓖麻(munisL.)种子,吸涨后的小麦(TriticumaestivumL.)颖果与颖果纵切片,玉米(ZeamaysL.)颖果纵切片与幼苗。(二)仪器与用品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刀片、镊子、解剖针、培养皿、滴管、恒温箱。(三)试剂    碘液、碘-碘化钾溶液、苏丹Ⅳ溶液。三、实验内容与方法(一)种子的构造  取浸水吸涨后的蚕豆种子观察。如果用解剖针拨开幼叶,在放大镜下观察,可见胚芽的生长点和突起状的叶原基。在胚轴的下端有一条状物,叫胚根。蚕豆种子结构中没有胚乳的存在,为无胚乳种子。  取一粒蓖麻种子,先观察外面包被的坚硬有花纹的种皮。在种子扁平一面的中央,为一条稍有隆起的种脊;在种子较窄的一端有一浅色的海绵状突起,为种阜。小心地剥去外种皮,可见白色膜质的内种皮。种皮包裹着的肥厚白色部分为胚乳。从胚乳两侧的裂缝将胚乳分开,用放大镜可观测到具有显著叶脉的薄片,这就是紧贴于胚乳上的子叶。在子叶基部可以见到胚根和极小的胚芽(图6-2)。 “种子” 取一粒浸泡过的小麦颖果进行观察。颖果外形呈椭圆形,腹面具纵向的小沟,叫腹沟;颖果顶端有一丛单细胞的表皮毛,叫果毛;颖果基部的一侧为椭圆形的胚,而其它大部分为胚乳。用刀片通过胚的正中做纵切,取其一半,用解剖镜观察小麦的纵剖面。颍果外方为果皮,种皮紧贴着果皮不易分开,和果皮共同组成种子的保护层。种皮内方的大部分是结构较为疏松的胚乳,仅背侧基部的一角与胚乳相对的一方是胚。使用浓度较大的碘液染色,胚乳先被染成蓝色再转深呈黑色,同时,胚则被染成橘黄色。   再取小麦或玉米颖果纵剖面永久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胚的结构(图6-3)。(二)幼苗的形态观察    取几种新鲜的双子叶植物幼苗加以观察,注意它们的真叶、子叶、胚轴及根等部分结构特点,同时观察它的子叶是否露出土面,分析其属于子叶留土幼苗还是子叶出土幼苗。了解子叶留土和子叶出土的成因。再取新鲜的小麦或水稻幼苗加以观察,注意其胚芽鞘、胚根鞘、叶、主根及不定根。小麦萌发后子叶是否外露?试区分出胚根和不定根吗。这种由不定根所形成的根系属于什么根系? (三)种子中贮藏物质的显微化学鉴定 在观察中可以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将一些植物的种子切成薄片,制成临时装片,按下列方法分别鉴定或综合鉴定种子中贮藏的营养成分。  取浸泡吸涨的大豆种子切成薄片,加一滴碘-碘化钾溶液,当碘液与蛋白质作用时,呈黄色反应。  取花生种子的子叶,制成切片,滴加苏丹Ⅳ的酒精溶液,20min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