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人工智能导论 ppt课件.ppt

格式:ppt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工智能导论 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马匹匹 2015/1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工智能导论 ppt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人工智能导论
1
第1讲绪论
人工智能技术与空间技术、
原子能技术一起被誉为20世纪的
三大科学技术成就。
2
一、什么是人工智能?
智能(Intelligence):
认知、识别、推理、决策、规划、解决问题、适应、学****理解等内在而天然的才能。
认识和理解世界环境的能力
进行演绎和归纳推理、作出决策的能力
学****的能力
自我适应的能力
3
智能是一种能力,即在给定问题-环境-目的的条件下,有针对性地获取和合理地处理问题与环境的信息,在此基础上结合目的信息明智地再生策略信息,并在给定环境条件下正确地利用策略信息成功地解决问题,满意地达到预定目的的能力。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 AI)定义之一:
人工智能是研究如何制造出人造的智能机器或智能系统,来模拟人类的智能活动,以延伸人们智能的科学。
4
人工智能定义之二: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使计算机表现出人类智能的学科。
它涉及计算机科学、脑科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哲学、语言学、逻辑学、信息论、控制论等多个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和边缘学科。
人工智能定义之三:
人工智能是一门以知识为核心的,研究知识的获取、知识的表达、知识的使用的科学。
5
怎样才能说机器(计算机)拥有了智能?
1950年,图灵提出了著名的“图灵实验”:
让一个人和一台计算机分处两个不同的房间,另有一主持人向他们提出问题,如果主持人通过听取对问题的回答分辨不出哪个是人的回答,哪个是计算机的回答,便认为被实验的计算机有了智能。
6
人工智能学科的诞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历史上一些伟大的科学家和思想家对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今天的人工智能研究作了长足和充分的准备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 — 322),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研究人类思维规律的鼻祖,为形式逻辑奠定了基础,提出了推理方法,给出了形式逻辑的一些基本定律,创造了三段论法。
培根(Bacon)(1561 — 1626),英国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系统提出了归纳法,成为和亚里士多德的演绎法相辅相成的思维法则。他强调了知识的重要作用,指出“知识就是力量”。
二、人工智能的诞生
7
莱布尼茨(Leibnitz)(1646 — 1716),德国数学家和哲学家,提出了关于数理逻辑的思想,即把形式逻辑符号化,从而对人的思维进行运算和推理的思想。
布尔(Boole)(1815 — 1864),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他的主要贡献是初步实现了莱布尼茨关于思维符号化和数学化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崭新的代数系统——布尔代数,凡是传统逻辑能处理的问题,布尔代数都能处理。
8
歌德尔(Gödel)(1906 — 1978),美籍奥地利数理逻辑学家,他研究数理逻辑中的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即形式系统的完备性和可判定性问题,指出了把人的思维形式化和机械化的某些极限,在理论上证明了有些事情是机器做不到的。
9
图灵(Turing)(1912 — 1954),英国数学家。他于1936年提出了一种理想计算机的数学模型(图灵机),现已公认,所有可计算函数都能用图灵机计算,这为电子计算机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根据。1950年,他还提出了著名的“图灵实验”,给智能的标准提供了明确的定义。
几位为现代电子计算机诞生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帕斯卡(Pascal)(1623 — 1662,法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制成世界上第一台会演算的机械加法机(1642)。
莱布尼茨(Leibnitz)(1646 — 1716,德国数学家和哲学家)——在帕斯卡的加法机的基础上制成了可进行四则运算的计算器(1673)。
巴比奇(Babbage)(1791 — 1871,英国数学家)——制成可用来计算简单数学表的差分机,并提出分析机(能自动完成各种类型数字计算)的设计思想(1832)。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