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上颌前牙平台转换种植体周围应力分布的有限元分析.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上颌前牙平台转换种植体周围应力分布的有限元分析.doc

上传人:sanshengyuanting 2014/1/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上颌前牙平台转换种植体周围应力分布的有限元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上颌前牙平台转换种植体周围应力分布的有限元分析
作者:杨秋燕, 陈江, 杜志斌, 窦宁
【摘要】目的建立种植体支持的上颌中切牙模型,分析平台转换基台连接方式对种植体周围组织应力分布的影响,为临床应用平台转换基台提供参考。方法利用Solidworks画图软件建立种植体支持的上颌中切牙模型,基台采用传统平齐对接(Normal Model,N)和平台转换(Platform switching Model,PLS)设计,将数据导入ANSYS 。垂直舌侧牙面进行加载,载荷为118 N,比较两种模型种植体周围各部位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两种模型皮质骨最大应力值均位于种植体颈部颊侧骨皮质,N和PLS最大Von Mpa、 Mpa, Mpa、 Mpa。结论与平齐对接形式相比,平台转换设计可减少种植体颈部皮质骨组织的应力,但同时使基台肩台、种植体颈部、牙冠颈部所受应力增加,两种模型松质骨应力大小相似。
【关键词】切牙;应力, 物理; 有限元分析;牙种植体
种植体在初期负载一年后骨吸收接近于种植体与骨结合的第一个螺纹处,其机制普遍解释为生物学宽度或者是种植体与骨界面的高应力所致[12]。但临床观察发现,使用直径窄的基台连接到种植体,可以减少牙槽骨的吸收,提出了平台转换的概念:当修复基台的直径缩窄面小于种植体的直径时,修复基台边缘将止于种植体顶部平台边缘的内侧而不是与其边缘对齐[3
4]。临床研究表明,使用平台转换形式的种植修复后,种植体周围上皮袖口稳定,能够减少种植体龈缘骨吸收,为美观的软组织外形提供足够支持,但其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传统连接方式和平台转换连接方式种植体周围的生物力学影响,为临床使用平台转换设计修复提供理论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利用solidworks2007制图软件,建立种植体支持的上颌中切牙模型[57],导入ANSYS 。种植体模拟直径4 mm× mm,采用两种基台设计,即传统平齐对接形式(Normal Model,N)和平台转换形式(Platform switching Model,PLS),模型N基台直径为4 mm, mm。两种模型除基台直径不同外,其余部分均相同。基台和中央螺丝简化为一段式,基台与种植体间采用内连接,基台高度设计为4 mm,种植体简化设计为圆柱状螺纹, mm圆角。材料和组织均假设为连续、均质、各向同性的线弹性材料。设计种植体,钛基台,烤瓷牙冠,×1011Pa,×1011Pa,×1010Pa,×1010Pa,×109Pa。,,,,[6,8]。
边界约束条件和加载方式根据参考文献固定约束骨皮质和骨松质的外表面节点[8]。加载方式:舌侧中央近切端,垂直于牙面,118 N[910]。
定义单元属性和网格划分一般根据研究对象的力学特性和应力分析的类型来确定单元类型,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