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学探析.docx

格式:docx   大小:5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学探析.docx

上传人:pppccc8 2019/7/15 文件大小:5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学探析.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学探析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学探析【摘要】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对网络语言进行分析。用传播学的传播模式理论对网络语言的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内容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结合了社会语言学,网络亚文化,后现代主义思潮等理论,分析了网络语言的传播对社会,文化价值观,人们的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和意义。【关键词】网络;流行语;传播学;探析一、 绪言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交际场所。网络语言也成为了人们平常使用最频繁的语言形式之一。网络语言的主耍使用主体是青年一代,他们思维活跃富有创造力。因此创造出了形式丰富的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呈现出的娱乐化,随意化,幽默化等特征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使用群体的存在。网络语言是他们表达思想价值观念,寻求身份认同的重要工具。网络空间中使用的网络语言构成了新的更为复杂的“拟态环境”,各种文化价值思想主义都混朵在这个“拟态环境”中。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变得更加间接复杂。。网络语言一方而是现当代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物质载体,社会重要的价值观精神文化都集中体现在网络语言中。另一方面网络语言改变着人们的思维生活方式,改变了人们的文化价值取向。二、 网络流行语传播的主体特征在传播学理论中,传播者也被称作信源,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在社会传播中,传播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者组织。受传者也被称作信宿,指的是信息的接受者和反应者。受众并不是被动接受传播者所传递的信息,受传者可以通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影响传播者的传播行为。受众的反馈对于传播者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考虑因素[1]O网络语言的主要创造者和使用者是互联网的使用者。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在于,他们即是网络语言传播过程屮的传播者,同时也是受传者,即受众。在网络语言的传播过程中,他们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结构等可以影响网络语言的流向和传播方向。据CNNIC2012年的网络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网民的最主要的三个年龄阶段为10〜19岁,20〜29岁,30〜39岁。他们所占的比例超过了70%。而从他们的职业结构分析得出,学生是网络语言使用的绝对主力军。这些数据显示出年轻化是网民的第一个明显特征。网民的年轻化使得互联网的发展也随之年轻化,互联网呈现出娱乐化,快捷化和易变化与Z相适应。网民年轻化是网络语言产生的基础,同时也是网络语言的不规范、粗俗化、随意化的重要原因。作为受众的年轻网民止处于学****阶段,他们对社会对人生的都停留在表面感性认识阶段。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容易受到外界流行事物的影响。他们对于流行的文化,热议的社会热点事件没有判断能力。再加上因为网络交际匿名性的特点,在群体暗示和群体感染以及趋同心理的作用下,很容易行为偏激,产生网络语言暴力现象三、网络语言的传播媒介互联网是网络语言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壤,网络媒介是网络语言传播储存的空间。网络媒介的独特性质,也影响着网络语言的形态和发展。⑵从传播媒介的发展史来看,每一种新媒介形式的出现,都不可能是独立地承担着传递信息的功能。人类的传播历史是儿种媒介传播叠加的过程。因此,作为第四媒介的互联网产生之后,它虽然兼备了报纸,广播,电视的诸多特点,但是,它仍然不能取代传统媒介的一些功能。每种媒介都有自己的有点,例如报纸方便携带,广播能让听众边听边干活,电视是集视觉听觉为一体的,能给观众带來强烈视觉感受的媒介。受众在选择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