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爱学生播撒阳光快乐同行——学习“师德修养”讲座有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人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是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能走进学生心灵,让阳光播撒到每个学生的心田,师生快乐同行。以博大的爱心打动学生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他们的世界,就必须蹲下身子与学生平等对话,和他们做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师爱的最高境界不是母爱,也不是父爱,而是朋友之爱、同志之爱,因为这种爱的基础是平等的,是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有些教师总喜欢在学生面前表现出“高深莫测”的派头,从中体验出自己的”尊严”。其实,这不是尊严,只是威严,真正的尊严是敬重而非敬畏。师生在人格上是绝对的平等,教师不比学生“高人一等”。因此,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朋友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又是不由自主。上课时面对学生的问候我们不应是礼节性的点点头,而是要充满真诚、感激之情地深深鞠躬。关心爱护学生还要体现在,无论是好生还是差生,都要一视同仁,公平对待,一样要求,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歧视差生;要极力克制自己情绪,不能因一时之气体罚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受到伤害。二、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学生教师人格是思想、道德、行为、举止、气质、风度、知识、能力等众多因素的综合。教师人格高尚、完美,就对学生有感染力、辐射力,教育效果就良好。教育学生是个过程,不管教师自觉不自觉,对学生都在起作用,产生影响。不是正面作用,就是负面作用,对学生的影响不可能是“零”。平日里,我们发现,有些学生走路、说话、写字都有班主任的影子,这就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结果。教师的一言一行影响学生成长、成人、成才,言教重要,身教更重要。《论语子路》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故而,教师修炼自身素养,完善自身人格至为重要。教师的人格力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同时,我们还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总学生的人格就是尊重教育。以往一说到尊重总是自上对下,如:尊老爱幼、尊师爱生,学生等小辈都在受爱护、受保护、受教育之列,而不是在受尊重之列。其实,儿童的心灵是极其敏感而脆弱的,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尊重。我们做老师的往往出于对学生的“好心”,而没有把学生的人格和尊严放在眼里,我们有太多太多的“没想到”,没想到一个漫不经心的眼神会对学生幼小地心灵造成伤害,没想到一句冷淡的话语会给学生蒙上难以蒙上难以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