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文档名称:

优秀学员事迹材料.doc

格式:doc   大小:30KB   页数:4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优秀学员事迹材料.doc

上传人:raojun00001 2019/7/16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优秀学员事迹材料.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优秀学员事迹材料在我们培训班里有一位年长的大哥,幽默风趣,淳朴厚道,他就是来自伟人故里的xxxx老师看似年龄稍大,但性格像小伙一样开朗活泼。他在培训班里学习的专注,着实让我们这些小得多的青年人敬佩。四十天的培训他自始至终如一日,就连我们到他的家乡――韶山村进行新农村建设调研路过他家门口时,他都未曾回家,我们都笑他是“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为了培训,他放弃了单位去厦门、北京旅游观光的大好机会。杨老师从事多年的会计工作,培训班里,我们许多学员都没经历过会计知识,而培训内容有一大模块是农村财务专业内容。虽然培训老师精心设计,但由于学习时间极为有限,练习时常遇到很多困惑,看到学员们为此一筹莫展时,他就会主动的热心指导,特别是做会计分录大多学员把握不准就会找到他,为此他是经常加班加点,但却从不厌烦。在学员小组顶岗实习时,杨老师由于与社会接触较多,经验较之丰富许些,也自然成了小组实习的组织核心。他与当地村干部深入交换新农村建设经验,把自己家乡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毫无保留的介绍给当地村领导班子,赢得了实习基地领导的极大热情,更是让实习小组成员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实践空间,收获到最为丰富的第一手材料。杨老师由于很长时间没有从事第一线的教学工作,所以在说课考核环节也遇到了很大的挑战:ppt课件的制作,课程内容和方法的选取,年龄偏大方言重,普通话不流利等因素。但他并没因此讲半点客观原因,而是像个小学生一样,从头学,向年轻的孩子们学,那种契而不舍的精神,着实让一起的学员无不钦佩。他的执著,他的毅力,真让他体体面面的通过了专家组的考核关。杨老师在学习班里有长者的风范,同时不失年轻人的朝气,着实是我们培训班里每一位学员愿意亲近、发自内心敬佩的大哥大。公司优秀学员先进事迹材料校本培训先进个人暨优秀学员事迹材料优秀学员先进事迹材料本文由首发,优秀护理工作者先进事迹八篇优秀护理工作者先进事迹八篇下面是词汇网的小编为各位收集的优秀护理工作者先进事迹八篇,请您参阅!如您需要符合您实际要求的,那么您可以点击网页两侧的QQ:4000121855和在线客服,我们将为您提供最优质的一对一服务哦!篇一她是普外一科的年轻护士,从业仅四年,在每次的全院理论及操作考试中都名列前茅,被评为2016年“优秀团干部”。“能获得这些荣誉我当然很高兴,但是我更喜欢听到病人说满意,能看到他们笑。”她这样说道。她的工作信条非常简单:“照顾病人,让更多的患者得到更好的帮助”。当你问她:“就这么简单?”她会反问道:“还有别的吗?这不就是我的工作?”今年2月份,下午5:40已经交班完毕,准备下班时,一位家属匆忙跑来,喊“护士,病人全身发冷,抖得不行”,这时值班护士还在护理其他病人,她立即重新换好工作服,即刻通知医生,检查得知病人发生“感染性休克”,协助抢救,监护、吸氧、抽血、配血、输血、补液、保暖,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到22:00该患者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她拖着疲惫的身体换工作服时,忽然记起还未给家里说一声自己要加班迟来一会儿的,一看手机10个未接,这种情况她时常遇到,家人也早已凡的工作,然而,护理人员却用真诚的爱去抚平病人心灵的创伤,用火一样的热情去点燃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默默的奉献、辛勤的工作使她尝到了病人感谢时的甜,愧对家人时的酸,工作繁忙时的苦,被病人责难时的屈。然而,唯一不变的是对护理工作的热爱,为患者服务的精神。未来的路任重道远,无论多苦多累,她都将怀着对护理工作的满腔热情不断进取,不断努力,用心照顾好每一位患者,把温暖播种患者心田!篇二平凡中孕育着伟大,琐碎中孕育着崇高。一年,365天。十年,3650天。她在最累、最苦、危重病人最多的神经外科护理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多年。如果说十年可以磨一剑,那么她已是那把刀上的剑刃。她严谨的工作作风,无私奉献的老黄牛精神,过硬的技术功底护理了无数的危重病人,影响陪伴着一批又一批年轻的护士,她是年轻护士工作中的榜样,生活中的“黄妈妈”。神经外科突发事件多,经常加班加点,无论什么情况,她总是带头第一时间赶到科室参与抢救工作。今年4至6月份先后有父亲、公公和哥哥有病住院,她原本是要请假,但由于科室住院病人多,工作忙,又有三名护士休假,一名下乡。职业的责任性迫使她放弃了请假的念头,无怨无悔的坚守在工作的岗位上,她有愧于家人,但无愧于病人。她是病情观察的哨兵,她勤奋努力,她耐心细心。在专业水平上炉火纯青,即便一些细微的病情变化也逃不过她的眼睛。曾有好几位颅脑损伤的病人,都是她那双火眼金睛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得到治疗转危为安。她不怕脏、不怕累。对每位患者不是亲人,胜似亲人。2016年6月13号,120送来一位流浪者,衣衫破烂,全身散发着异臭味,呕吐出刺鼻的胃内容物。其他的护理人员都在旁边愣住了,她看了一眼患者,二话没说便打来了一盆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