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读《季羡林先生》有感.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读《季羡林先生》有感.docx

上传人:mkjafow 2019/7/16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读《季羡林先生》有感.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读《季羡林先生》有感 季羡林,季老,著名的北大三子之一。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和巴利文专家,一代鸿儒。季老从齐鲁农民之子成长为学界泰斗的传奇人生,在这本书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季老是一座山,近之,愈觉其高;季老是一部书,读之,愈觉其深。   季老情真。他终生笃行“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与”就是伙伴的意思。季老对于人,对于物都有一份难以割舍的真情,他6岁就离开母亲,后来仅有两次短暂的会面。想着母亲多少日夜眺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他发誓要在大学毕业后迎养母亲,然而他上大学二年级时,母亲就去世了。此后数十年,季老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直到耄耋之年,面影迷离模糊的母亲仍频来入梦,季老“总是老泪纵横,哭着醒来”。季老的四卷散文和回忆文章,充满了他对故人的爱,对万物的牵挂。对待师友,季老说过“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忘情的地方,只有把自己钉在感情的十字架上”。   季老勤奋。读中学时,下课后参加古文学****班,晚上又到英文学****社学****一直到深夜。天天连轴转,持续了几年时间。在德国廷根大学,他学****梵文、巴利文、俄文、斯拉夫文、阿拉伯文。后来,又师从西克教授,学****了失传多年的吐火罗文。归国后,为了专心研究,又独自过了16年才把家属接来。10余年中小学,4年大学,12年留学,再加16年独身治学,40多年的勤奋,才造就了这座学术的高峰。时至今日,以耄耋之躯的季老,仍坚持每天凌晨四点开始工作。季老曾说过“一个人既然立下大志,做一件事情,只要努力干下去,而方法又对头,干得火候够了,成功就会到你身边来。”   季老朴素。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朴素。在北大有一个故事广为流传,某年新生入学,一青年大包小包,肩扛手提,诺大燕园让他找不到北。情急之际,看见有一着旧中山装的老头,便把行李往他身边一放,喊道“师傅,帮我看着点!这位北大新青年逛够了回来,才发现被当作工友的老头依然为他守着行囊,寸步未离。3天后的开学典礼上,这位学子吃惊地认出了台上的副校长,大名鼎鼎的季羡林教授就是那天帮他看行李的老头。季老生活非常简朴,常穿一件中山装,饭菜清淡素简,从不讲究养生。孔子说:仁者乐山;仁者静;仁者寿。季老今年已九十有二了,他以哲人的头脑思考,以平民的心态生活,活得真实,活得旷达。   季老正直。文革时,由于看不惯北大“老佛爷”的倒行逆施,于是发了牛脾气,“自己跳出来”,反对“老佛爷”,结果被抄家,被打得头破血流,牛棚生活。促成了后来轰动全国的《牛棚杂忆》,从牛棚出来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