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新乌江镇以工代赈建设十三五规划.docx

格式:docx   大小:73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乌江镇以工代赈建设十三五规划.docx

上传人:sssmppp 2019/7/19 文件大小:7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乌江镇以工代赈建设十三五规划.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乌江镇以工代赈建设“十三五”规划(2016年一2020年》一、“十二五”规划以工代赈回顾(一)、主要成就十二五期间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创新体制,完善机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工业,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推进城镇化,着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加快构建生态产业体系,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改善人民生活,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以美好乡村建设为主线,加强特色农业发展,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工业强镇和招商引资工作,注重各项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建设,不断构建和谐社会,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一是经济实力有所增强。2014年,,%;,%;农民纯收入5658元,%o二是交通建设有所提升。1、阜乌路、乌江大街、等道路修建,促进了集镇建设。2、村村通、村组一事一议道路建设与日俱增,掀起村组道路硬化建设热潮。3、积极实施危桥改造和生产桥修建工程,为民造福,改造和修建桥梁达15座。是新村建设有突破:1、刘大营、李桥、瓦房等村实施了中心村及居民点建设;2、李庄、关寺两村搬迁安置实施了美好乡村建设;3集镇及部分村庄实现了亮化工五是农村产业建设有发展:1李庄村水面养殖。2李庄村建材基地建设。3、李土楼村粉丝加工厂建设。4、刘大郢苗圃基地建设。六是清洁工程建设有推进:1镇区建有垃圾中转站、配有垃圾车,设置有定点垃圾池、垃圾桶,卫生定期清扫,垃圾及时清运,农村环境卫生得到有效改善。(二)、基本经验1、坚持了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要把发展作为全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用发展的措施解决问题,紧紧抓住特色农业发展、工业经济发展等关键问题开展工作。2、 坚持了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了思想,特别是镇级领导干部、各村和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有改革创新的精神和勇气,有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作风和作为,有创新的思维、创新的办法、创新的举措谋划布局,把“敢想”与“敢干”有机统一起来,使解放思想实现“不断飞跃”,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3、 坚持了以人为本。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坚持了以人为本,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热情。4、坚持了协调发展。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环境、社会等方面的关系。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把特色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作为突破口,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度重视生态和环境保护工作,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二“十三五”以工代赈建设面临的形势(一)、面临的机遇。“十三五”期间,新乌江镇的扶贫开发具有很多有利条件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是国家、省、市、区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把扶贫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二是339省道的规划建设将使我镇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的现状得到有效改善。三是我镇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一定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不断提高。四是我镇积累和掌握了一定的项目管理经验,通过几年来的项目建设,逐步摸索出适合我镇扶贫开发的思路和模式,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干群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对推动扶贫工作形成了强大动力,并为以工代赈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发展环境自然环境:新乌江镇位于颍东区最东部,距城区35公里,。全镇总面积64平方公里,9个行政村,131个村民组,总人口54000人,其中贫困人口约5000人,。地形地貌:地处三县交界,境内有三湾洼地,其中低洼地近4万亩。全镇平均海拔较低,相对高程比市区颍河闸的闸底还低。土壤:全镇土壤以於粘土质足多,土质酸碱性适中,粘层约25厘米,,肥力较好。矿产资源:口孜东煤矿采煤区大部分均处在新乌江镇范围内,。农业资源:新乌江镇的红薯、黄豆、西瓜亩产相当高,质量好,是周边区域所不能及的。2、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十二五”期间,新乌江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一是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整体实力有所增强,。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镇、村面貌得到改观。“十二五”期间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发展速度、变化程度都超过以往任何时期,交通、通讯、农村电网、街道建设都取得很大成就。三是扶贫攻坚措施得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积极实施生态工程。四是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苗木、瓜果、蔬菜等多经生产和畜牧业生产,大大提高了农民收入。五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精神文明得到加强。3、 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