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学生学习拖延现状及其策略研究专业:小学教育班级:10小教一班:庞雅楠〔摘要〕学习拖延是指学生在有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将某一项必须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不断推迟延后的一种非理性的行为倾向。文章采用问卷调查分析了xx名小学生的学习拖延状况,比较了小学生学习拖延在性别、年级、班干与非班干等背景变量上的差异性,并结合访谈分析了小学生学习拖延的原因。〔关键词〕小学生学习拖延对策StudyoncurrentsituationandstrategyoflearningprocrastinationPangYananAbstract:,grade,classandthedifferenceofnonclassdryandotherbackgroundvariablesofsex,:studentslearningprocrastinationCountermeasures一、引言拖延的英文“Procrastination”来源于拉丁词“pro”和“crastinus”的组合,“pro”指的是“向前、朝向,喜欢,赞同”,“crastinus”指的是“明天”,说明在拖延的概念中必定要包含“推迟、延迟、耽搁、迟滞”的意思。虽然说拖延行为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影响由来已久了,但是对拖延开始关注并进行相关的研究,也是近二十年的事情[1]。我国起步更晚,目前国内更多的是集中在对学习拖延的探讨上。学习拖延是指学生在有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将某一项必须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不断推迟延后的一种非理性的行为倾向。当前对大学生学习拖延的研究较多,而有关小学生学习拖延的研究则非常少。根据已有的文献,长期的拖延行为不仅会降低个体生活质量与行为效率,还会引发焦虑、压抑、自责等负面情绪。在小学阶段,学业活动成为其生活的重要内容,这一阶段也是他们个性发展的重要阶段,学习拖延不仅会影响小学生与家长、同伴和老师之间的关系,而且学习效率低下和长期的焦虑、压抑等造成的不良影响不利于小学生健康个性的形成。解决小学生学习拖延现象更具有研究的价值。本研究采用问卷研究法对小学生拖延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措施。二、、五、六年级学生,共发放问卷290份,回收有效问卷267份,%,问卷同时收集了性别、是否班干等背景信息。其中男生152人,%;女生115人,%。。“他人决定的学习任务”包括各科老师布置的课程作业、考试前的复习、课文的背诵等强制性的学习任务情境;学生在自主情境中的学习任务,如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摘抄背诵好词好句等。对每类学习任务分别安排了3道问题,每道题的选项使用5点计分,分别是非常符合、比较符合、不确定、比较不符合、非常不符合,数值越大表明拖延的频率越高,拖延的程度越严重。每类学习拖延的最高总分为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