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小学唱红歌比赛活动方案 小学红歌比赛活动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唱红歌比赛活动方案 小学红歌比赛活动方案.doc

上传人:1294838662 2019/7/23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唱红歌比赛活动方案 小学红歌比赛活动方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学唱红歌比赛活动方案小学红歌比赛活动方案吉仁台小学“唱响红歌”比赛活动方案为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精神,构建和谐校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向经典致敬、为英雄歌唱,用歌声放飞缤纷的梦想,用歌声唱响心中的激荡。发挥和展示学生的演唱水平,加强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弘扬民族精神,使同学们懂得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更加刻苦学习,为红领巾添光增彩。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次“唱响红歌”爱国主义歌曲演唱比赛的活动方案。一、成立组织:组长:李欣兰副组长:巴日斯尚金云组员:各班班主任以及各班学生二、参赛对象:1——6年级各班学生三、活动时间:2016年10月28日下午四、比赛地点:吉仁台小学篮球场五、比赛要求:。:参赛各年级演唱一首参赛曲目。自选曲目内容应健康向上,以围绕爱国主义或歌颂党、歌颂祖国为主题。:可采用齐唱、合唱、领唱、朗诵加演唱等不同的演唱形式。、大方、着装要统一、整洁、美观。。。,精神风貌良好,保持会场纪律与卫生六、、音色统一并清晰、和谐。(2分):能够较好地表现出歌曲思想感情。(2分)、咬字准确、吐字清晰。(2分),得体大方,能充分展现当代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2分),若参赛人数全部到齐的班级不扣分,缺一个扣2分,最多不超过10分。注小学唱红歌比赛活动方案:评分最后结果以8分制进行计算,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最后算出该班的平均分。七、奖励办法:按年级评选:各年级组一等奖若干名、各年级组鼓励奖若干名。八、评委名单:田丽娟帕提古丽江丽森杨浩马永花王露露吉仁台小学少先大队2016年10月28日小学校唱红歌比赛活动方案红歌比赛活动方案一、活动目标为喜迎党的十八大的顺利召开,为纪念红军入川八十周年,为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精神,构建和谐校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使同学们懂得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更加刻苦学习,根据万教发[20xx]92号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经研究决定开展“唱响红歌”爱国主义歌曲演唱比赛的活动方案,特拟定以下活动实施方案:二、活动主题:发扬红军精神,建设幸福万源三、成立组织:组长:徐锐副组长:徐聪李臻成员:侯睿邱燕黄晓各班班主任四、参赛对象:幼儿班及1——8年级各班学生五、活动时间:20xx年11月16日上午六、比赛地点:学校操场。七、比赛要求:1、演唱内容:参赛各班须合唱一首参赛曲目。自选曲目内容应健康向上,以围绕爱国主义或歌颂党、歌颂祖国为主题。2、演唱者表情自然、大方、着装得体、整洁、美观。3、各班可根据歌曲内容自行设计动作和准备道具。4、每班全体学生都要参加。5、按抽签顺序进行比赛,精神风貌良好,保持会场纪律与卫生八、评分标准1、演唱者声音整齐、音色统一并清晰、和谐。(30分)2、演唱的感情要到位:能够较好地表现出歌曲思想感情。(20分)3、能够准确地把握音准节奏、咬字准确、吐字清晰。(20)4、演出服装整齐统一,得体大方,能充分展现当代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30分)注:评分最后结果以100分制进行计算,最后算出该班的平均分。九、奖励办法:分高低两个组,各组评第一名一个,第二名一个,第三名一个。另设最佳表演奖2个。十、具体分工:会场布置:郑兴伟倪文波杨康孟洋入场秩序:各班班主任音响设备:邱燕郑兴伟主持人:侯睿安全巡逻:何文刚王安江评委:徐子君徐锐徐聪李臻黄晓统计和奖状填写:郑兴伟总负责张星新(收分、书写、计算)。信息传递、舞台秩序:张德郁李霞十一、文艺节目汇演程序(1)时间:9:30正式开始。(2)主持人上场,宣布活动开始。(3)升徐子君致辞。(5)节目演出。(6)颁奖。十二、活动安全1、工作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快速反映,处理得当。2、组织指挥及职责副校长徐锐全面负责协调指挥工作http://s/,全体教师及工作人员负责本班、本岗位的安全管理工作。校门安全由王安江负责。4、安全措施(1)学校教师及工作人员职责:庆祝活动期间,教师及工作人员既是组织者又是管理者,负责庆祝活动的秩序和安全管理。a、教育学生守纪律、不乱跑、不大声吼叫。b、学生不能站在板凳上观看,做好防止学生摔伤等安全预防措施。c、随时观察有异常体征的学生,并作积极处理。(2)门卫管理为防止学生走失和可疑人员入场,门卫必须加大管理力度,并采取下列措施:a、学生按时入场。b、家长或其无关人员,不得入内。c、学生一旦进入校园,不允许任何学生出校门